冰河时期动植物奇怪的混杂现象

本文摘自《创造》杂志中文版第42卷第4期

欢迎扫码关注公众号!
欢迎扫码关注公众号!

冰河期又称为“更新世”,给世俗科学家提出了很多难题,除了冰河期是如何形成的难题之外,还有其他很多难解的谜团。

其中就包括了冰河期动植物奇怪的混杂现象。1 来自不同气候、不同环境的动物和植物都在冰河期的沉积物中一起被发现。此现象被称为“不协调地混杂在一起 ”(disharmonious associations,简称“不协调混杂”)。 


不协调混杂的例子

在冰河期形成的沉积物中,在高纬度(近南北极)地区发现了喜暖的动物,而在低纬度地区却发现了喜冷的动物。在美国,南至阿拉巴马州和乔治亚州的地区,发现了驯鹿(图 1)的化石混杂在喜暖的动物化石中。在冰河期的佛罗里达州,现代亚热带动物与西部热带和温带草原动物生活在一起。但今天生活在佛罗里达州的热带动物极少。在阿拉斯加州,诸如獾、黑脚雪貂、地懒、骆驼和巨型海狸(图2)等喜欢温带气候的动物与长毛象及其他耐寒动物一起被发现。2与这相同的模式也出现在西伯利亚。


最“无法解释”的例子

冰河期也许最惊人的不协调混杂的例子是在英格兰、法国和德国发现的河马化石(图 3)与英国的驯鹿、麝牛和长毛象在一起的现象 3、4。目前约 100 个这类现象在英格兰和威尔士被发现。5河马是不能耐受寒冷的。6研究员撒特克里夫(Sutcliff e)说到:

因着有利的条件,(今天生活在赤道地区的)河马能够向北扩撒,遍布整个英格兰和威尔士,直到海拔四百米、现在(位于北英格兰)气候阴冷的约克郡沼泽地区。7

在英格兰发现的冰河期动物的广泛多样性表明,在冰河期早期,法国和英国地区之间必定有一个方便迁徙的通道。这可能是一个位于多佛海峡的大陆桥。今天的河马不会在任何靠近欧洲的地方活动,不会在地中海地区,甚至也不会在中东被发现。 

图 1. 驯鹿  图2. 巨型海狸  图3. 河马
  


试图以世俗的方法来解释

由于世俗科学家相信存在多个冰河期,因此他们设法逃避不协调混杂的含义。其中一种策略是将河马和其他适应温暖环境的动物放入“间冰期”,将耐寒动物放入“冰河期”。8(他们认为我们现在生活在被称为“全新世”的间冰期。)

更令世俗科学家震惊的是,喜暖和喜寒的动物经常在冰河期的沉积物中被同时发现,这就很难将它们说成是生活在冰河期和间冰期不同时期的动物了。人类学家唐纳德·格雷森(Donald Grayson)说:

在泰晤士河流域(英格兰南部),诸如长毛象、长毛犀、麝牛、驯鹿、河马和洞狮,在1855年,全都在同一沉积地层中被发现,似乎表明它们生活在同一时期……9

一些科学家主张在同一沉积层发现这些动物可能是由于冰河期和间冰期的沉积物被混杂在一起了,他们当然是假设在“间冰期”喜暖的动物想向北方迁徙,直至英格兰的北部。例如尼尔森(Nilsson)说,

像河马这样适应温暖环境的类群的出现,可能是因混杂了更古老的间冰期沉积物的结果。10

“混杂”是一种常用的“解困托辞”,用来解释沉积物或沉积岩中存在的反对进化论的证据。

然而,冰河地层中不协调混杂的现象广泛分布于整个地球,但却完全没有发现混杂今天这一“间冰期”的沉积物,此事实是一个确凿反对这种“混杂”托辞的证据。11事实上,不协调混杂也出现在所谓的“之前的间冰期”,这表明所谓的“冰期和间冰期沉积物的混杂”从来不存在!

一些科学家已经提出这些动物在冰河期可能增强了对气候的耐受能力。然而,关于河马在冰河期能够适应欧洲西北部寒冷的观点已被大多数研究人员所否定。12称动物提高气候的耐受性是行不通的,因为不协调混杂在冰河时期非常普遍。


不协调混杂是普遍现象

在冰河期,不协调混杂的现象非常普遍,不是个案,并且包括各种各样的动植物群落:

冰河期的晚期群落的特征是,那些今天生活在不同的地区、不同气候、并且可能在生态上不兼容的动物在那时候共同生活在一起。不协调混杂已被冰河期的晚期的植物群、陆生无脊椎动物、低等脊椎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所证明。13

斯坦福德等人也支持这个结论:

冰河期的晚期陆生哺乳动物的特征是目前不生活在一起的物种却存在于同一地层中。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冰河期晚期的哺乳动物混杂在一起的化石记录在全球范围内都普遍存在。虽然文献中最常引用的不协调混杂例子是哺乳动物,但鸟类、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花粉、植物化石、昆虫和软体动物化石的不协调混杂的现象也有报道。14


冰河期的早期到中期的气候是非常稳定的

不协调混杂只能发生在稳定的气候中,也就是冬季和夏季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的气候。格雷森说:

如果麝牛需要寒冷,河马需要温暖,而地层证据表明它们曾共同生活,那么对所有这些信息的直接解读就可能意味着,冰河期的气候并不像大多数人所想象的那么冷,并没有严寒的冬天,反而气温是稳定的。12

格雷森引用一位19世纪中叶古生物学家的话,进一步说道:

当时的夏天一定更凉爽,让驯鹿和麝牛可以生活;另一方面,那时的冬天肯定比较温暖,让今天生活在热带地区的河马和其他物种可以生活。12

此外,那时高纬度地区生活着喜欢温暖气候的动植物也意味着这种稳定的气候也是温和的。当时的气候也一定是湿润的,“(在法国的)植物共生现象似乎很清楚地表明:只有潮湿稳定的气候才会形成这样的共生。”15


均变论者的冰期模型是非常寒冷和干燥的

不协调混杂对均变论科学家来说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团,原因是在他们的模型中,冰河期是非常寒冷的。他们进行了许多的气候模拟,所假想的温度要比今天的冷得多,一般要比今天低10°C或更多,而且北半球冰盖的南部也比今天干燥得多。16而且,他们的模拟显示了一个很大的季节变化,远远不是温和的!他们所有模拟的结果都指向均变论的冰河期无法产生一个温和的、湿润的稳定气候。因此这个难题一直困扰着世俗的科学家150多年:

在古生态的解释中,其中一个持续时间最长的哲学辩论就是混杂或不协调混杂的重要性,这些混杂代表了过去的生物群落,但今天却没有类似的生物群落。这些混杂挑战着我们的世界观……这种现象通常用过去的气候比现在的更“稳定”来解释。17


用挪亚洪水后的冰河期就很容易解释不协调混杂

不协调混杂现象所指示的温和、湿润和稳定的气候,是许多冰河期相关证据中的其中一个,表明真实的冰河期与均变论者所相信的冰河时期完全不同。一个温和的冰河期气候与我们的估计完全相符,创世记所记载的挪亚大洪水导致了早期到中期的冰河期环境 (图4)。那时气候的典型特征是夏季凉爽,冬季温和,而且伴有丰富的降水(图5)。1

图4.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的冬季、夏季和全年平均气温随时间(从大洪水结束,经过冰河期到今天)变化的估计曲线图(由Melanie Richard绘制)。 图5. 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从大洪水结束,经过冰河期至今的年降水量估计曲线图(由Melanie Richard绘制)。
  

挪亚大洪水所导致的冰河期就完全解释了最令人震惊的不协调混杂现象:河马与欧洲西北部的耐寒动物一起生活。在冰河期的早期,从温暖的北大西洋向欧洲大陆吹来了暖和湿润的西风,使欧洲西北部地区拥有温暖湿润的气候。英格兰地区在冬季和夏季的平均气温可能是25°C。这种温和的气候有利于河马从中东的“亚拉腊山脉”向全地迁徙。(当时的河马可能还没有通过自然选择来分化成适应炎热气候的现今的河马,但由于当时的河马也拥有相近的基因库,因此它们也是几乎无法耐受寒冷的环境。)

但洪水后冰河期的气候是动态不断变化的。随着海洋的冷却和火山活动的减少,陆地的温度也随之降低(见图4)。在冰河期的晚期,欧洲西北部越来越寒冷和干燥的气候吸引了耐寒的动物。但此时河马可能已经无法向南迁徙了,因为英格兰和法国之间,在多佛海峡的大陆桥已经被一场局部的灾难性洪水所摧毁。18

冰河期的冰河最早是从英国北部的山区(苏格兰高地)开始形成的,然后向低海拔地区和南部蔓延,最后除了东南部之外,英格兰其他地区都被冰河覆盖。因此,随着冰河期晚期的气候变化,英格兰的河马与耐寒动物一起死亡。


结论

对于不信圣经大洪水的科学家来说,生活在冰河期的动植物的奇怪混杂,是困扰他们150 多年的许多谜团中的一个。但事实再次证明,使用基于创世记的地球历史模型来进行细致的分析,就能解开这些谜团,并得到简单且可靠的答案。  

  

【扩展阅读】

● DNA在鸭嘴龙的化石中被检测到

● 三叶虫的康加舞反对进化所说的逐渐掩埋

● 琥珀里的菊石:海洋生物竟然被包裹在陆生树木的树脂里

● 侏罗纪的鱼龙化石还保存着软组织

● 地狱溪的发现支持圣经

● 海鳃——“极限”活化石宣扬“各从其类”

● 列文虎克——发现细菌的人反驳自然发生说

● 最大的恐龙蛋——它们到底有多大?

● 并不久远的物种起源:新的DNA研究成果挑战进化

● 生物书没有告诉你一个有关始祖鸟的重大秘密!

 关于羽毛的异想天开——所谓的“原始羽毛”在仔细研究之下原形毕露

  


参考文献和注释

1. Oard, M.J., Frozen in Time: Woolly Mammoths, the Ice Age, and the Biblical Key to Their Secrets, Master books, Green Forest, AR, pp. 44–45, 2004.

2. Stuart, A.J., Mammalian extinctions in the Late Pleistocene of northern Eurasia and North America, Review of Biology 66:453–562, 1991.

3. Nilsson, T., The Pleistocene—Geology and Life in the Quaternary Ice Age, D. Reidel Publishing Co., Boston, MA,pp. 223–233, 1983.

4. Sutcliffe, A.J., On the Tracks of Ice Age Mammal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 MA, p. 24, 1985.

5. Stuart, A.J., Pleistocene Vertebrates in the British Isles. Longman, London, U.K.,p. 52, 1982.

6. Stuart, A.J., Late Quaternary megafaunal extinctions on the continents: a short review, Geological Journal 50:338–363, 2015.

7. Sutcliffe, ref. 4, p. 120.

8. Sutcliffe, ref. 4, p. 24.

9. Grayson, D.K.,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the beasts themselves; in: Martin,P.S. and Klein, R.G. (Eds.), Quaternary Extinctions: A Prehistoric Revolution,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Tucson, AZ,p. 16, 1984.

10. Nilsson, ref. 3, p. 227.

11. Graham, R.W. and Lundelius Jr., E.L.,Coevolutionary disequilibrium and Pleistocene extinctions; in: Martin, P.S. and Klein, R.G. (Eds.), Quaternary Extinctions: A Prehistoric Revolution,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Tucson, AZ,pp. 223–249, 1984.

12. Grayson, ref. 9, p. 18.

13. Graham and Lundelius, ref. 11, p. 224.

14. Stafford, Jr, T.W., and 6 others, First 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 14C dates documenting contemporaneity of nonanalog species in late Pleistocene mammal communities, Geology 27(10):903906, 1999.

15. Grayson, ref. 9, p. 19.

16. Manabe, S. and Broccoli, A.J., The influence of continental ice sheets on the climate of an ice age, J. Geophysical Research 90(C2):2,167–2,190, 1985.

17. Cole, K.L., Equable climates, mixed assemblages, and the regression fallacy; in: Steadman, D.W. and Mead, J.I. (Eds.), Late Quaternary Environments and Deep History: A Tribute to Paul S. Martin, The Mammoth Site of Hot Springs, South Dakota, Inc., Hot Springs, SD, p. 131, 1995.

18. Silvestru, E., Wild, wild floods!J. Creation 22(1):12–14, 2008;creation.com/north-sea-megaflood.

 

本文原英文链接见:https://creation.com/strange-mix.

 

Please publish modules in offcanvas po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