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和年轻的地球

写一条评论

塔斯·沃克() 著

 

sedimentary layers

照片由大卫·斯文瑟提供

复印件上附着一张手写的字条,上面写着:“您能不能帮我解答一个关于地质方面的问题?”这位自称相信圣经的基督徒正面临一些困惑。

他刚刚接触到一些与圣经中直白记述的地球历史相冲突的地质学说——这些学说以“地质证据”为由,否认创造事件发生在不久的过去,否认全球大洪水。

在过去的25年中,许多著作挑起了所谓的“地质问题”,瓦解了很多人对圣经笃信不移的信念。令人痛心的是,引发最大困扰和疑惑的著作正是出自所谓的“相信圣经的人”。1,2,3,4

一位基督教家庭教育协会的教材编辑来信说,他读了这些书以后“不知所措”。5他问我们“能不能回应这些作者的言论。”我们肯定可以回应!另一位接触了其中一些书的读者来信说:“我可能……忽略了质疑新近创造模型(译注:创造发生于最近几千年前)的证据。”

他提到的“新近创造理论模型”其实就是圣经直接平白的记述,可见他已经开始质疑圣经了。

即便有些表面问题现在是我们不能回应的,我们依然确知一定会有答案?

毫无防备的读者拿着这类书,以为正在看“相信圣经的基督徒”的著作,期望从中获得鼓励,得到造就。在一串混杂着异端神学和伪劣科学的对相信圣经的基督徒的强烈抨击面前,这类读者往往不堪一击。

比如说,作家阿兰·海沃德(Alan Hayward)自称是“相信圣经的基督徒”,他却持守神只有一个位格,即不相信上帝的三位一体。新约明确教导了基督的神性[约翰福音1:1-14,5:18;提多书2:13,更多详细内容可参见问答页面“耶稣基督真是神吗?”(Is Jesus Christ really God?) 和“一位神真有三个位格吗?”(Is one God really three persons?)],但海沃德却否认这点。6海沃德自称“相信圣经”,却明显刻意曲解新约中他所不认同的内容。

他也这样对待旧约。他不接受创世记清楚明显的教导,而是要将他所认可的数十亿年的地球年龄理论框架读入经文。7

他这样做,当然会给信徒造成混乱,摇动他们的信心。圣经告诫我们要对曲解圣经明晰记述的假教师保持警惕。(歌罗西书2:8)

照片由Y. Robertson提供

varves

 

表面看来,海沃德似乎汇聚了一批可观的论据,证明为何圣经的意思不能按照字面直解。但是其实他的书中唯一值得我们吸收的就是策略。他用来攻击神的话的每一个论据,无论是地质学、天文学、世俗历史学或神学,都是对某种“权威”抬举,超过了圣经的地位。这个手段可以一直追溯至伊甸园。

圣经是一切真智慧的开端(箴言1:7,,诗篇119:160,138:2),也应该成为我们的起点。上帝创造世界的时候是在场的。祂知道这一切,从不撒谎,也不会犯错。我们从圣经中得知,这个世界是“年轻”的(见“这个世界看上去有多老?”The earth: how old does it look?)。

如果圣经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已存在亿万年,8我们就应该如此相信。然而亿万年死亡和痛苦的观念与神的话语相悖,而且有损于基督福音的根基。

很多人难以认同科学调查应该以圣经为前提的观点。他们认为如果带着“开放的思想”面对证据,地球年龄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其实,没有人的思想是开放的。证据不会自我解释。相反,每个人对世界的认识都是基于固有的思想框架。遗憾的是,我们人类永远无法接触到所有的信息。因此,由证据着手,我们无从确定结论是否正确,这有点类似悬疑小说的情节,仅从一条信息难以看到全局。但是与此相反,如果我们从神的话语出发,我们就可以肯定其中的记载都是真实的。

即便我们不能回答所有的问题,我们也可以肯定一定会有答案。在永恒的这一端,我们可能找不到答案,但是这仅仅是因为我们一时拿不到推断出正确结论所需要的全部信息。但另一方面,继续研究有可能找到答案——而且实际往往如此,下文也将提及。

乍眼一看,海沃德提到的证据似乎很有说服力。但是他提到的问题很容易解答——其中很多已经在他著书前就被解答了。他要么是不知道答案,要么是故意无视。我们来看看他所提到的非常有说服力的“科学”证据吧。

 

纹泥

照片由史蒂夫·奥斯汀提供

图为潜水员考察圣海伦火山脚下斯皮尔特湖中的一根断裂的树干,树干直插湖底。这个树干本来属于漂浮的“树干毯”,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树根朝下下沉的。

一个常用于反驳圣经的论据就是纹泥——由颜色较暗的细腻沉积层和较亮的粗糙沉积层交替叠加形成的岩石构造。人们认为一年中的规律变化造成了纹泥的特征,亮色层形成于夏天,暗色层形成于冬天。人们在一些岩系中发现了成百上千层的纹泥,认为这足以“证明”地球要比圣经说的古老得多。9但是认为每一层都需要一年才能形成的假设本身是错误的。从最近的灾难中,我们得知这类带状的岩石可以在短时间内沉积而成。华盛顿州的圣海伦火山爆发时,一个下午就产生了厚达8米的平整沉积层!10而且,海滩上还在短时间迅速沉积了厚达一米的砂浆层,覆盖面积相当一个足球场。

照片由Don Batten提供

Cross-section of alternating layers formed rapidly from a sand slurry

层次分明的沉积层在海滩上迅速形成。

人们在实验室里研究沉积作用发现水流中挟带的不同大小的物质会侧向沉积,从而自动地形成层次分明的带状层。12令人吃惊的是,每一层的厚度都取决于对应沉积物的大小,而不是水流的状态。13一块岩石(硅藻岩)被分解,重新悬浮在流动液体中时,会再一次形成同样的岩层。14

人们对美国迈阿密绿河的纹泥层做了很多文章。9这些岩层不可能是一年形成一层,因为其中有跨越多层的保存完好的鱼和鸟。

这些已死的动物不可能在湖底存留几十年,等着被沉积物慢慢地覆盖。

这些动物遗体跨越多层,说明它们是在灾难中被快速掩埋的。常有人说,这些鱼和鸟的遗体能在湖底完好保存是因为湖底的水呈强碱性,有利于保存。9实际上,强碱性的水会促进有机物的分解,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会在洗碗机中放碱粉![编者注:有些怀疑人士声称碱只会“分解油脂”,这是完全不懂基础化学,即碱会催化聚合物的水解过程,这与保存鱼的过程恰好相反。]纹泥年度解释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地质构造各处的岩层数目不一致;如果是一年一层,各处的层数应该是一样的。16

 

蒸发岩

德克萨斯州有几个大规模沉积构造,其中有多层碳酸钙和硫酸钙条带,这也被用于支持漫长的时间。17一种解释称,这些岩层是海水在阳光下蒸发后形成的,因此被称为“蒸发岩”。以这种方式形成如此庞大的沉积构造,自然需要漫长的时间。但是,沉积层中化学物质的纯度极高,显示它们不是在干燥、多尘的气候下经千百万年的时间而成的。相反,它们更可能是在海底火山爆发时,在冷水和热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迅速形成的——热液沉积物。18

 

化石太多?

质疑圣经的人提出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化石太多’。19如果这些动物都复活的话,它们会以0.5米(1.5英尺)的厚度覆盖整个地球。所以这些化石肯定不可能是大洪水时期仅仅由一代生物被掩埋而形成的。20

进一步研究就会发现,这些问题一如继往地迎刃而解。化石的数量其实是依据非正常现象进行计算的——如南非干旱台地构造。在这一构造中,这些化石形成了“化石墓区”——动物遗体全部汇聚在当地的一个“沉积盆地”。21根据这个异常高的种群数量来计算全球的种群数量,当然是不合理的。这个计算使用的关于今天动物种群密度的资料也不正确,同时也没有考虑到大洪水之前的境况可能有所不同。22

 

煤太多?

另一个反对圣经纪年的论据认为,大洪水之前的世界没有足够的植被以形成当今看到的这么多煤。23这个论点与其它论点一样,是建立在错误的假设之上。大洪水前,地表水量尚未增加,陆地面积肯定要大许多。同时,气候很可能也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24不仅如此,人们发现,很多煤炭都形成于漂浮在水面上的森林(见320k JPG drawing of the floating forest.),25所以仅仅根据陆地面积估算植被数据是错误的。最后,人们是根据“煤只能由腐烂在沼泽地里的植被形成”这一错误观点,推算形成这些煤所需要的植被的数量。大洪水中植被可以被立即填埋,这样所形成的煤炭要比沼泽地中形成的煤炭数量大几百倍。22

 

森林化石

照片由Lowell Baker提供

黄石公园中立着的树干化石。有证据证表明这些树并非在此处长成的。

图:黄石公园中立着的树干化石。有证据证表明这些树并非在此处长成的。

黄石国家公园的石化森林往往被人们视为反对圣经纪年的论据。26人们曾经认为这些树原生于此,被填埋、石化,之后有新生树木在其上生长成林,这一过程至少循环了50次。显然,根据这种解释,要形成这许多层化石森林需要几十万年的时间,圣经的时间表有冲突。但是这一解释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这些树干和树墩都在底部断裂,没有根系。还有,不同层次的树木有着一样的年轮模式,说明它们生长于同一个时期。27

与其说有50层相继生长的森林,地质学的证据更倾向于支持以下解释:这些树生长于另一个地方,在一次次灾难性的火山泥石流中被拔起并冲刷到这里——这与1980年圣海伦火山爆发时的情景类似,当时,人们也看到了随水漂流、根部向下沉于水底的树。28

 

沥青

科学无法最终证实或证伪圣经。

人们也曾以沥青为例,讽刺圣经里关于挪亚的记载。29他们告诉我们,沥青是原油的残渣,而创造论者称原油是在大洪水时期形成的。那么,挪亚去哪儿找的用来密封方舟的沥青呢(创世记6:14)?这个古老的论据源于人们不了解沥青的形成。人们对石油的使用直到20世纪才普及,但是在没有石油的古代,人们用什么来密封船只呢?古时候,人们用松脂做沥青。30由于需求巨大,沥青的制造也曾经蓬勃发展过。

 

挪亚的泥浴

有些人称圣经的描述过于荒唐,在为期一年的大洪水中不可能形成世界上众多的沉积岩。他们称,若果真如此,方舟则是浮在泥汤上,不可能有鱼能生存下来。31这个论据完全无视水挟带沉积物的方式,无知地认为在持续一整年的洪水阶段中,所有沉积物都均匀地混合在水中,好像花园里完全搅混了的鱼池一般。沉积作用并不是如此发生的。相反,流动的水体会将沉积物搬运到盆地,一旦沉积,沉积物就脱离了水流系统。12随着大洪水期间的地壳运动,这些水体在陆地上不断地流动,将一批又一批的沉积物从一个地方搬运到另一个地方。

 

更多(之前的)问题,更多答案

有些类似的地质问题曾经被认为是信徒“无法回答”的,但现在答案已经非常清晰了:

 

珊瑚

 

珊瑚礁需要亿万年才能生长。32[其实,人们以为的“珊瑚礁”不过是很厚的碳酸盐台地,大部分大概是大洪水时期沉积而成的。33珊瑚礁只是表面薄薄的一层。还有一些情况,“珊瑚礁”不是该处原生的,而是由水运过来的。34]

  • 白垩矿床需要亿万年的时间。35[白垩矿床不是持续稳定形成的,而是呈阶段性产生的。在洪灾的影响下,球石藻会爆发性地生长,并在短时间内形成大量白垩层。36]
  • 花岗岩也需要亿万年的时间冷却。37[但是有循环水的冷却效果下则不需如此38]
  • 变形岩需要亿万年的时间形成。39[在有大量的水时,变形岩可以很快形成,如此庞大的水量刚好是洪灾可以提供的。40]
  • 覆盖变形岩的沉积层厚达数公里,侵蚀时间需要亿万年。41[只有按照今天的侵蚀速率才是如此。在洪水期间,水流速度大,水量大,侵蚀数公里厚的沉积物不成问题。]

 

结论

以上的部分列出了曾经在这一领域中被视为“不可解答”的一些问题。如果这篇文章写于几年前,我们也没有以上所有问题的答案。目前我也无法回答所有的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答案,而是人们还没有找到答案。当然以后还会有人从其他的角度“证明”圣经或以上列出的某个回答是错误的。但这些被解答了后,又会冒出新的。这就是科学的本性。所有的结论都是尝试性的,新的发现意味着陈旧的观点需要改变——这也是为何创造论研究如此重要。但是科学无法最终证实或证伪圣经。信心——但并非盲目的信心——是需要的。反对圣经的不是事实,而是对事实的解释。因为我们永远无法知道所有的事情,我们必须从神坚定的话语出发,才能明白周遭世界的运作原理。

 

【扩展阅读】

咸海--年轻地球的证据

地球有多古老?

● 地球年龄--年轻地球和宇宙的101个证据

《反驳妥协》第十章 :“基于圣经的”年老地球论的论证

《反驳妥协》第十一章:科学与年轻的地球

否认年轻地球之人所常犯的错误

“年老地球论”的答案只会制造问题

地球有46亿年那么古老吗?不要被忽悠了!

为什么大部分科学家认为地球很古老?

 


引文与注释

  1. Hayward, Alan, Creation and Evolution: The Facts and Fallacies, Triangle, London, 1985. 
  2. Wonderly, D.E., God’s Time-Records in Ancient Sediments, Crystal Press, Michigan, 1977. 
  3. Morton, G.R., Foundation, Fall and Flood, DMD Publishing, Dallas, 1995. 
  4. Ross, H.N., The Genesis Question, NavPress, Colorado Springs, 1998 (见评述). 
  5. John Holzmann, Sonlight Curriculum, letter and catalogue on file.
  6. 在致创造论者David C.C. Watson的信中承认了这点—见海沃德著作的书评,载于Creation Research Society Quarterly 22(4):198–199, 1986. 
  7. Hayward, 注释1, pp. 167 ff., ‘重解’圣经,称上帝不是在六日之内完成创造之工,不过是在六日宣布了创造的命令。但是祂的命令用了数十亿年实现。这个观点不仅与圣经相悖,也与进化地质学相悖。这个观点没有解决问题,不过增加了混乱。 
  8. 如果真是漫长岁月,希伯来作者可以很容易地表达,见Grigg R., How long were the days of Genesis 1? Creation 19(1):23–25, 1996. 
  9. Hayward, 注释1, pp. 87–88. 
  10. Ham, K., I got excited at Mount St Helens! Creation 15(3):14–19, 1993. 
  11. Batten, D., Sandy stripes: Do many layers mean many years? Creation 19(1):39–40, 1997.
  12. Julien, P., Lan, Y., and Berthault, G., Experiments on stratification of heterogeneous sand mixtures, Journal of Creation 8(1):37–50, 1994. 
  13. Snelling, A.A., Nature finally catches up, Journal of Creation 11(2):125–6, 1997. 
  14. Berthault, G., Experiments on lamination of sediments, Journal of Creation 3:25–29, 1988. 
  15. Hayward, 注释1, p. 215. 
  16. Garner, P., Green River Blues, Creation 19(3):18–19, 1997. 
  17. Hayward, 注释1, pp. 89–91. 
  18. Williams, E., Origin of bedded salt deposits, Creation Research Society Quarterly 26(1):15–16, 1989. 
  19. Hayward, 注释1, pp. 125–126. 
  20. 创造论者认同有些化石是在洪水之前形成的,这些比较少,但对论点没有影响。
  21. Froede, C., The Karroo and other fossil graveyards, Creation Research Society Quarterly 32(4), pp. 199–201, 1996. 
  22. Woodmorappe, J., The antediluvian biosphere and its capability of supplying the entire fossil record, in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reationism, Robert Walsh (ed.), Creation Science Fellowship, Pittsburgh, p. 205–218; The The Karoo vertebrate non-problem: 800 billion fossils or not? CEN Tech. J. 14(2):47–49, 2000. 
  23. Hayward, Ref. 1, pp. 126–128. 
  24. 人们已经反复观察到高层大气的CO2 可以让植被更繁茂。
  25. Wieland, C., Forests that grew on water, Creation 18(1):20–24, 1996. 同见 Scheven J., The Carboniferous floating forest—An extinct pre-Flood ecosystem, Journal of Creation 10(1):70–81, 1996, 和 Schönknecht, G., and Scherer, S., Too much coal for a young earth? Journal of Creation 11(3):278–282, 1997. 有一位“年老地球论”作者竟然去掉问好引用了这篇文章,暗指,这篇文章其实向年轻地球论者提出了问题,但其实这是一个解答! 见Ross,注释4,p. 152–153, 220 (注释17和21).
  26. Hayward, 注释1, pp. 128–130. 
  27. Morris, J., The Young Earth. Master Books, Colorado Springs, pp. 112–117, 1994, 
  28. Sarfati, J., The Yellowstone petrified forests, Creation 21(2):18–21, 1999. 
  29. Hayward, 注释1, p. 185; Ross, Ref. 4, pp. 153–4. 
  30. Walker, T., The pitch for Noah’s Ark, Creation 7(1):20, 1984. 同见: ‘Naval stores’, The New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8:564–565, 15th Ed., Chicago, 1992. 
  31. Hayward, 注释1, p. 122. 
  32. Hayward, 注释1, p. 84–87. 
  33. Oard, M.J. The paradox of Pacific guyots and a possible solution for the thick ‘reefal’ limestone on Eniwetok Island, Journal of Creation 13(1):1–2, 1999. 
  34. Roth, A.A., Fossil reefs and time, Origins 22(2):86–104, 1995. 
  35. Hayward, 注释1, p. 91–92. 
  36. Snelling, A.A., Can Flood geology explain thick chalk beds? Journal of Creation 8(1):11–15, 1994. 
  37. Hayward, Ref. 1, p. 93. 
  38. Snelling, A.A.. and Woodmorappe, J., Granites—they didn’t need millions of years of cooling, Creation 21(1):42–44, 1998. 
  39. Hayward, 注释1, p. 91–92. 
  40. Snelling, A.A., Towards a creationist explanation of regional metamorphism, Journal of Creation 8(1):51–57, 1994. Also: Wise, K., How fast do rocks form? In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reationism, Robert Walsh (ed.), Creation Science Fellowship, Pittsburgh, pp. 197–204, 1986. 
  41. Hayward, 注释1, pp. 91–92. 
正在加载评论... 之后将刷新评论 00:00.

成为第一个发表评论的人。

发表评论...
字符限制。
或作为访客发布

Please publish modules in offcanvas po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