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认年轻地球之人所常犯的错误

写一条评论

作者:安德鲁·库利科夫斯基(Andrew Kulikovsky)   

大概始于1800年,均变论地质学崛起,许多教会人士就屈从这新兴的“科学”。于是,他们拒绝接受以传统平白的历史-文法解经法来解读创世与大洪水记事。

他们惯常凭靠错谬的论证来支持他们妥协接受的重新解释。针对三种最普遍的谬误,论述如下:否认年轻地球之人所常犯的错误


 

诉诸于经文的“意图”

年老地球论者经常诉诸于创世记载的“意图”,一般都会声称创世记载主要是关乎神学,而不是记述历史。例如,布鲁斯·华尔基(Bruce Waltke)援引查尔斯·胡梅尔(Charles Hummel),争辩说《创世记》1-2章并非纯粹回答“什么?”、“怎样?”、“是什么?”的描述性记载,而是回答“谁?”、“为什么?”、“应该如何?”的规定性陈述;1 因此,《创世记》中有关创世和堕落的记载,是论述普通神学关注点,并不是描述真实的历史事件。同样,伯纳·拉姆(Bernard Ramm)说:“《圣经》向我们强调上帝创世,而没有声明上帝怎样创世……《圣经》告诉我们星体、花儿、动物、树木和人类都是上帝的创造,至于上帝如何创造这一切,从经文中找不到一处可清楚确认的。【强调部分为原文所加】”2

然而,以上所列观点与《圣经》如实陈述的真相并不符合。正如沃尔特· 凯泽Walter Kaiser)回应说:“这明显就是轻忽经文重复十遍‘上帝说……’这一短语。” 3  事实上,经文精确地使用‘创造’、‘造’、‘说’、‘称’、‘摆列’、‘造成’、‘使’、‘取’、‘立’和‘赐福’等动词来描述上帝的创世行动。此外,经文由始至终描述这一系列行动,分六天来铺陈叙述。换言之,《创世记》完全无误地描述出上帝创世的方式、次序和创造行动的时间安排,新约作者也是这样理解的。4 反而言之,倘若《创世记》作者所定意传达的仅仅是“上帝是万物的创造主”,那么,毫无疑问,第一节经文就足够了。

同样比尔·阿诺德Bill Arnold)也声称说:“《创世记》1章关键是教导我们,上帝确实创造宇宙世界,并且使所造万类井然有序、完全佳美。”他还补充说:“倘若上帝创造世界所需的时长是关键点,《圣经》会清楚记载下来。”5 然而,创世实录明确记载上帝用六日来创世。第一天接下来就是第二天,然后是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直到第六天,创世工程就成全了2:1–2)。 《出埃及20:11证实“六日之内”上帝创造万有。还有比这更清楚明白的吗?6

当然,《创世记》在神学方面作出根本性的贡献,这是无可置疑的,但声称《创世记》主要是神学性而非历史性,这是在设定错谬的二分法。历史与神学是彼此相斥的。“事实上,整本《圣经》全都在历史的框架内传达神学的信息。”7 举例来说,耶稣复活是根基性的神学教义,但除非是历史事实,不然就毫无价值可言(《哥林多前书》15章)。

无论如何,《圣经》作者的意图和目的必定是藉由文本内容表明的。撇开作者通过文本真实陈述的内容,读者还有什么办法得知作者的意图呢?另外,若想确定作者的意图,首先必须找出文本的含意。凡不是直接凭借文本内容确知写作意图和目的,所提出的意图只不过是来自于解经者的想象。因此,不直接根据文本推断写作意图和目的,这样的做法是将解经者的想象权驾于《圣经》之上。


 

强求符合当今科学观点

年老地球论者还强求任何解释都必须符合当今公认的“科学”观点。

可是,年老地球论者强求科学一致性,自己却挑三挑四、前后矛盾。尽管他们急于斥责恪守《圣经》的年轻地球创造论者主张疑似违背当今科学观点的创造事件与大洪水事件的解释,许多人却顺遂接受有关童女生子、基督行神迹并且复活的字面解经,而这一切都似乎违背当今科学观点!以基督变水为酒的神迹(翰福音》2:1–11)作为实例,证明他们前后矛盾。在自称崇尚《圣经》的福音派年老地球论者当中,即便有人,也是占少数,会质疑基督实在施行神迹变水为酒。然而,这个举动是不可能以科学来解释的。水根本就没有构成酒的碳原子。即若我们用糖与酵母作为碳的供应源,发酵过程也需要数周时间,而经文却表明这水变酒的事件完全是瞬时发生的。那么,这批年老地球论者为何不重新解释这类记载呢?为什么接受上帝施行某些超自然神迹,却不接受其它的呢?


 

历史修正主义

在处理有关创世记载的教会历史观点的事情上,许多年老地球福音派人士(old-earth evangelicals)篡改历史的行径实属恶劣至极。8 此类错谬的历史观点已在别处详细驳斥过。9 纵观教会历史,以直白的年轻地球观来解读创世记载,一向是普世教会传统的主流观念,直至18世纪所谓的“启蒙”思潮占主导地位为止。10  正如戴维·霍尔(David Hall)悲叹说:

 “大量历史记载都清楚证实年轻地球观点。可是,要说服某些神学家放弃与历史事实相冲突的观念,就好比拔除大臼齿那样。这种顽固抵抗的确要受到质疑,尤其在面对如此大量真实信息的情况下。我曾问过,反证的实例如此明确,为什么训练有素的敬虔神学家还如此极尽其力地对抗历史?”11

手稿由wikipedia.org提供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雷德里克一世(Frederick 1)手持一个球体,代表地球,顶部立着象征基督掌王权统治的十字架。梵蒂冈图书馆(Vatican Library)内来自1188年的一份手稿上的微型图。

年老地球福音派人士的历史修正主义例子,还包括未经证实就断言教会对哥伦布和伽利略处置不公。年老地球论者声称,这些“科学家”是对的,而教条主义的教会是错的,我们当今应该谨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之所以得出如此结论,基本上是因为他们普遍相信,克里斯多夫·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在1492年开始历史性远航之前,与一群教条主义神学家和无知的宗教法庭审判者会面,那些宗教人士全相信《圣经》教导地球是平的。于是,哥伦布启程,以证明他们全都弄错,而且环球航行了一圈。然而,尽管1491年在萨拉曼卡(Salamanca)的确有一场会面,但他们如是普遍理解当时所发生的事情却没有一丝真理成分。历史学家杰弗里·伯顿·拉塞尔(Jeffrey Burton Russell)鉴定,美国著名历史小说家华盛顿·艾尔文(Washington Irving1783–1859)是这则“民间传说”的第一手来源。12 艾尔文创作出实际不存在的高校理事会(university council)的虚构描述,并且任由自己的想象力天马行空。13 整个故事全是“引入歧途、有害无益的胡扯”。14 【顺带说一句,哥伦布环球航行的主意也是胡话——他并没有环绕地球。编按】 拉塞尔表明,几乎无一例外,从公元前三世纪开始,西方世界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相信地球是圆的。因此,中世纪君主的画像手捧代表地球、象征他们权力的球体,这绝非意外(见左图)。

同样,年老地球论者普遍认为,伽利略(Galileo)的观测结果和参数都给哥白尼(Copernicus)的理论(主张地球环绕太阳运转)提供了势不可挡的支持,但是(天主教)大公教会那些顽梗、武断、愚昧的神学家却想令伽利略闭口无言,以免他们对《圣经》的解释显为错谬。他们这样的做法是唯恐教会在圣经诠释方面的权威地位因此作废。 然而,正如托马斯·舍尔马赫(Thomas Schirrmacher)论证说:“为证明伽利略身为英勇的科学家,起来对抗基督教会狭隘的独断教条主义,对此事件进行的描述,完全是基于谣言,而未经历史研究。”15,16

当时科学家与神学家之间有分歧,所反映出的并不是基督信仰和科学之间的冲突,而是亚里士多德哲学(Aristotelian philosophy)与科学之间的斗争。17   伽利略是一位虔信《圣经》真确无误的科学家。他深受教会尊重,首次为辩护哥白尼体系(Copernican system)写下的《论太阳黑子》(Letters on Sunspots1613)就受到教会好评,并没有教友提出批评。事实上,红衣主教巴尔贝里尼(Cardinal Barberini),后来成为教皇乌尔班(Pope Urban VIII),并在1633年颁令处决伽利略,就是对伽利略出版论文表示祝贺的教会人士之一。18   因此,伽利略最大的敌人并非来自于教会,而是他的同事和科学同行,其中绝大多数都否认哥白尼体系,19 又惧怕失去自己的行业地位和影响力。20  德·森帝拉纳(De Santillana)写道:“众所周知,教会内绝大多数的知识分子长久以来都支持伽利略,而最明显反对他的势力来自于世俗观念。”21

所有这些争论,最讽刺的是,年老地球论信徒需要吸取伽利略事件的教训。22 伽利略因完全相信《圣经》绝对准确无误,得出正确的结论;而他的科学同行基于流行的科学舆论共识【亚里士多德主义】(Aristotelianism),却得出错误的结论!教会被这些信徒抹黑为科学的仇敌,事实上,伽利略同时代的科学同行与同事才是真科学更大的仇敌。


 

总结

不能让否认以清楚直白的方法解读创世记载的那些人提出凡此种种错谬的论据,又侥幸逃脱。倘若您听到有人提出此类辩论,请挑战他们举证维护自身的立场,然后——以温柔的心——指出他们在事实和逻辑方面犯下的谬误。

 

【扩展阅读】

● 地球年龄--年轻地球和宇宙的101个证据

● 咸海--年轻地球的证据

● 《反驳妥协》第十一章:科学与年轻的地球

● 地质学和年轻的地球

● 《反驳妥协》第十章 :“基于圣经的”年老地球论的论证

● 神风特工鱼龙(多层化石)——“年老地球”派的一次惨败

● 地球有多古老?

 


参考文献

1.       Waltke, B.K., The first seven days, Christianity Today 32:45, 1988.

2.       Ramm, B., The Christian View of Science of Scripture, Paternoster, London, 1955, p. 70.

3.       Kaiser, W.C., Legitimate hermeneutics; in: Geisler, N.L. (ed.), Inerrancy, Zondervan, Grand Rapids, Michigan, 1980, p. 147.

4.      Cosner, L., The use of Genesis in the New Testament, Creation 33(2):16–19, 2011, creation.com/nt; Sarfati, J., Genesis: Bible authors believed it to be history, Creation 28(2):21–23, 2006, creation.com/gen-hist.

5.      Arnold, B.T., Encountering the Book of Genesis, Baker, Grand Rapids, Michigan, 1998, p. 23. 

6.      《创世记》的写作体裁是历史,而不是诗歌。See the interviews with OT scholar Dr Robert McCabe, Creation 32(3):16–19, 2010; and Hebrew scholar Dr Ting Wang, Creation 27(4):48–51, 2005, creation.com/wang.

7.      Goldsworthy, G., Preaching the Whole Bible as Christian Scripture, IVP, Leicester, 2000, p. 24. 

8.       See in particular Hugh Ross (Creation and Time, NavPress, Colorado Springs, 1994, pp. 16–24; (with Gleason Archer) The Day-Age Response; in: D. G. Hagopian, D.G., (editor), The Genesis Debate, Crux Press, Mission Viejo, California, 2001, pp. 68–70), Don Stoner (A New Look at an Old Earth, Harvest House, Eugene, Oregon, 1997, pp. 117–119), and Roger Forster and Paul Marston (Reason, Science and Faith, Monarch, Crowborough, East Sussex, 1999, pp. 188–240).

9.      Kulikovsky, A.S., Creation and Genesis: a historical survey, Creation Research Society Quarterly 43(4):206–219, 2007.

10.    See the list of calculated creation dates in Batten, D., Old-earth or young-earth belief; which belief is the recent aberration? Creation24(1):24–27, 2001, creation.com/old-young.

11.    Hall, D.W., The evolution of mythology: classic creation survives as the fittest among its critics and revisers; in: Pipa, J.A. and Hall, D.W. (eds.), Did God Create in Six Days? Southern Presbyterian Press, Taylors, SC, 1999, p. 276.

12.    另一位创作者是安托尼·让·勒特尼(Antoine-Jean Letronne,1787–1848),一位反宗教的学者,他出版了《论基督教教父的宇宙观》(On the Cosmological Ideas of the Church Fathers,1834)。See Jeffrey Burton Russell, Inventing the Flat Earth, Praeger, London, 1997, pp. 49–51, 58–59.

13.    Russell, ref. 12, pp. 40–41, 52–54.

14.    Russell, J.B., The Myth of the Flat Earth, Unpublished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Scientific Affiliation Conference, Westmont College, August 4, 1997; www.veritas-ucsb.org. 拉塞尔(Russell, J.B.)指出,《平整地球之谜》 (The Myth of the Flat Earth)若干年前曾被英国历史学会(Historical Society of Britain)列为排名前几位的历史神话。

15.    Schirrmacher, T., The Galileo Affair: History or Heroic Hagiography? Journal of Creation 14(1):91–100, 2000.

16.    Sarfati, J., Galileo Quadricentennial; myth vs fact, Creation 31(3):49–51, 2009, creation.com/gal-400.

17.    Ramm, ref. 2, p. 36. 佛斯特(Forster)和马斯顿(Marston)【《理性与信仰》,293】(Reason and Faith, 293)一致认为,将伽利略事件描述为科学与宗教之间的抗衡,是不正确的。

18.   Schirrmacher, ref. 12, p. 92.

19.   实际上,当时绝大多数科学家抗拒哥白尼体系。See Barber, B., Resistance of scientists to scientific discovery, Science 134:596–602, 1961; Custance, A.C., Science and Faith: The Doorway Papers VIII, Grand Rapids, Michigan, 1984, p. 157.  

20.   Schirrmacher, ref. 15; Drake, S. (editor and translator), Discoveries and Opinions of Galileo, Doubleday, New York, 1957.

21.   de Santillana, G., The Crime of Galile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1955, p. xii.

22.   Grigg, R., The Galileo ‘twist’, Creation 19(4):30–32, 1997, creation.com/gal-twist.

 

 

 

 原文见:国际创造论事工 www.creation.com

正在加载评论... 之后将刷新评论 00:00.

成为第一个发表评论的人。

发表评论...
字符限制。
或作为访客发布

Please publish modules in offcanvas po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