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创造》杂志中文版第42卷第3期
桦尺蛾(Biston betularia,也称为“胡椒蛾”)通常被视为进化的标志。这些带斑点的飞蛾有一浅一深两种主要的颜色。
在19 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期间,英格兰的部分地区因为严重的空气污染而臭名昭著。当时的污染非常严重,烧煤所产生的烟尘熏黑了树干,连树皮上的浅色地衣也被熏死了,导致树干都变成了黑色。之后,就有人发现深色的桦尺蛾数量增多,而浅色的桦尺蛾数量减少了。
进化论者声称,这是因为浅色的飞蛾在黑色的树干上更明显,因此更容易被鸟类发现和吃掉。
由此就出现了“工业黑化”的概念,桦尺蛾也很快就被当成是证明自然选择的进化证据。在1973 年,凯特韦尔(HB Kettlewell)试图通过拍摄鸟类更喜欢吃在树干上的浅色桦尺蛾来声援进化论,他后来还宣称:如果达尔文看到了他的照片,“他就能亲眼目睹这个证实自己一生工作的证据。”1
自然选择并不是进化!
事实上仅仅改变浅色和深色飞蛾的数量比例并不是进化,但许多进化论者对这个事实却视而不见。这充其量只是一个自然选择的例子。但是,正如著名的进化论者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1941-2002 年)所说,在达尔文进化论之前的创造论者中,“自然选择被作为生物学研究中公认的作用”。2 也就是说,自然选择不是证明进化的证据,也不是反对创造的证据。
自然选择更合理的定义应该是“差异繁殖”——某些生物因为它们更适应特定的环境,所以留下更多后代的现象。3 但是这仅意味着,更加适应特定环境的个体所携带的基因将在下一代中占比更大,但其他(不太适应特定环境的)基因将占比减少。
所以,自然选择是通过从生物群体中去除基因来发挥作用的。但这与进化所需要的正好相反,因为进化需要创造全新的遗传信息,来编码全新的复杂生化过程。所以,桦尺蛾并不是支持进化的证据。
造假的照片
令许多进化论者感到难堪的是,几十年之后凯特韦尔所拍摄的视频和照片被发现实际上是造假的。4因为事实上,桦尺蛾在白天根本不会呆在树干上,而是躲藏在树冠的叶子和树枝下面。当它们真的要在树干上休息时,通常只会躲在高高的树枝下面的阴影处。用来“证明”进化的照片和视频实际上是死的飞蛾,它们被胶水粘或用针固定在靠近地面的树干上。但这个实验至少告诉我们,鸟类会更容易发现与环境颜色和图案不同的食物,而这个结果并不足为奇。
进化论者失去了他们最喜欢的进化例证,进化生物学家和直言不讳的无神论者科恩(Jerry Coyne)为此深感痛惜,他对这个造假事件评论说:“直到现在,在我们的进化证据中,最有价值的一个还是桦尺蛾的‘工业黑化’。”他甚至说,当他听到这个造假“灾难”时,就好像第一次发现圣诞礼物原来不是圣诞老人送的”那么失落。5 然而,他还会开玩笑地感慨说,可惜桦尺蛾还未能(进化到)适应胶水工厂,表示他仍然想保留这个“证据”。
虽然桦尺蛾造假事件已经曝光了一段时间,但今天的教科书仍在使用桦尺蛾作为进化的证据。6 进化论者认为,虽然将死的飞蛾粘在树干上,作为飞蛾习性的证据是错误的,但也不能否认环境使深色和浅色飞蛾的比例发生变化的事实。7 但我们已经指出了:即使自然选择使飞蛾的比例发生了变化,但这也不是进化。
颜色的变化由设计而来
事实上,近来的最新研究结果对于进化论者更加不利。
由此看来,桦尺蛾深色性状的表达是由复杂和设计精妙的DNA程序所控制的,而不是一个‘简单’的随机突变。
|
《自然》杂志2016年的一篇论文证明,桦尺蛾的深色物质并不是随机突变的产物。相反,飞蛾颜色的变化似乎是由可移动的DNA 片段(称为“转座子”)所控制的。8 转座子是一种能够在基因组中多个位置之间移动的DNA 片段。这机制能使生物产生种内变异(译注:变异的后代仍然是同类的生物,而不会变成另一类)。大多数创造论者认为,这是上帝所设计的系统,让生物能够产生改变,来适应各种环境的挑战。
在桦尺蛾中,某个转座子插入基因组中的一个特定的位置,就能使桦尺蛾变为深色。9 研究人员发现,所有黑色桦尺蛾中,约有95%在其基因组的特定位置携带了这段转座子DNA,但浅色桦尺蛾基因组的同一位置都没有这段DNA。
这个转座子DNA 片段又大又复杂, 由21925个DNA“字母”构成。由此看来,桦尺蛾深色性状的表达是由复杂和设计精妙的DNA 代码所控制的,而不是一个“简单”的随机突变。
大多数桦尺蛾(无论深浅)的DNA 中都有这个可移动的遗传信息代码,但是当这个基因片段插到基因组中的正确位置时,它才会表现出深色的性状。我们不知道是什么控制这个转座子移动到某个特定的位置。如果它是随机移动的,那么自然选择在“工业黑化”产生深色的桦尺蛾中,可能还起到重要的作用。但众所周知,转座子的移动更可能是由环境所诱发的,例如更多黑色的树干就会使更多桦尺蛾发生转座子的移动,从而产生更多深色的桦尺蛾;反之,就会产生更多浅色的桦尺蛾。
飞蛾的幼虫能通过皮肤“看到”环境的颜色
桦尺蛾的幼虫在许多方面比桦尺蛾的成虫更加有趣。这些幼虫还能通过伪装来避免被鸟类捕食,但它们伪装的方式与成虫不同。事实证明,桦尺蛾幼虫能够在几周的时间内改变颜色,将它们的体色变得与所处的树枝颜色相近。10,11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这些幼虫实际上可以通过它们的皮肤来探测树枝的颜色。他们设计了一个特殊的实验:一半的桦尺蛾幼虫的眼睛被涂上了颜料,使它们看不见东西。然后让它们选择不同颜色的木棍,虽然一半幼虫的眼睛是被遮住的,但仍有70%至80%的幼虫能选择爬上与其当前肤色相同颜色的木棍(见图1)。桦尺蛾的幼虫不仅能改变身体颜色来适应其环境,甚至还会改变它们的行为来确保获得一个更有利的环境。
研究人员报告说:“在幼虫皮肤上表达的整套视觉基因可能在这个适应机制中起关键作用。”12 显然,这种能力不能用随机突变和自然选择来解释。我们所看到的是一种复杂的机制,上帝将这些机制设计在这类极其复杂的昆虫身上。
总结
桦尺蛾幼虫通过一整套遗传信息编码了复杂的适应系统,使它们能够检测环境的变化(本文讨论了树枝的颜色),而且经过一段时间后还能缓慢地改变自身的颜色来适应所处的环境。而且,桦尺蛾的成虫变为深色的机制与进化的随机突变故事并不一致。
我们尚不清楚幼虫的颜色和成虫的颜色之间是否存在关联,但是我们确实知道在桦尺蛾的幼虫阶段存在智慧设计的系统,来有效地改变它们的颜色。这完全否定了“桦尺蛾是支持进化的一个很好的例子”的说法。相反,桦尺蛾的智慧设计表明,它们是智慧大能的创造者的杰出作品。
【扩展阅读】
● 奇妙的投弹甲虫
● 神奇的貘
● 蜘蛛的电飞航
● 雄伟的大猩猩
参考文献和注释
1. Kettlewell, H., ‘Darwin’s missing evidence’, in Evolution and the fossil record, 1959; Readings from Scientific American, W.H. Freeman and Co., San Francisco, p. 23, 1978.
2. Gould, S.J., The Structure of Evolutionary Theory;pp. 137–141,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Massachusetts, 2002.
3. Ambler, M., Natural Selection ≠ Evolution, Creation 34(2):38–39,2012; creation.com/nse.
4. Wieland, C., The moth files, Creation 25(1):14–15,2002; creation.com/moths.
5. Coyne, J., Not black or white, Nature 396:35–36, 1998.
6. Avissar, Y. et al., Biology, Openstax, Rice University, 2017,pp.502–503; openstax.org.
7. Wieland, C., More about moths; creation.com/moth, 5 Jan 2008.
8. Van’t Hof, A. et. al., The industrial melanism mutation in British peppered moths is a transposable element, Nature 534:102–105, 2016.
9. 研究人员将这种“II类DNA转座子”称为“Carbonaria转座子”。
10. Noor, M., Parnell, R., and Grant, B., A reversible color polyphenism in American peppered moth (Biston betularia cognataria) caterpillars,PLoS One 3(9):e3142.
11. Eacock, A. et al., Colour change of twig-mimicking peppered moth larvae is a continuous reaction norm that increases camouflage against avian predators; PeerJ 5:10:e3999, 2017.
12. Eacock, A. et al., Adaptive colour change and background choice behaviour in peppered moth caterpillars is mediated by extraocular photoreception, Commun Biol. 2:286, 2 Aug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