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污染中没有进化:鳉鱼其实是输家

原文章名:No evolution in pollution: killifish survivors are ‘losers’   本文摘自《创造》杂志中文版第39卷第4期

大西洋鳉鱼(Fundulusheteroclitus)也被称为小泥鱼或底鳉,在西大西洋的美国和加拿大的河口水域分布众多。它们“对污染极度敏感”

因此也长年被视为环境指标物种,1 是生态系统健康的“ 晴雨表”,类似于水生版的“ 煤矿金丝雀”。2

后来,人们在好几处严重污染的水域3 发现了大西洋鳉鱼,其中一些水域的污染物(如二恶英、汞和其他化工原料等)浓度甚至超过了已测的鳉鱼致命值的8000 倍。
污染水域的鳉鱼在外观和行为上,与附近没有受污染水域的鳉鱼一模一样。1

研究人员对比了耐污染鳉鱼和附近无污染水域的鳉鱼的基因组,发现了一个关键的区别。4 耐污染鳉鱼都有同一组突变。深入研究显示,在突变体中,这类突变很多都可以抑制或关闭芳烃受体信号的通路。这些分子通路在正常的鳉鱼体内起到的作用,遇到污染后,会导致幼鱼的畸形发展甚至死亡。突变基因关闭了这些生化通路,因此,突变体在有毒的水域中也安然无恙。

研究人员发现,生活于干净水域的一些鳉鱼身上也能找到这组突变。不过,他们说,这组突变比较稀少,这可能说明它在无毒的环境中没有为鱼类提供生存优势。

说了这么多,这和起源问题有什么关系?我们究竟是按照圣经所说是上帝所造,还是由微生物历经亿万年进化出来的?简单说来,虽然研究人员的实际观察就是这些(如上所述),他们却把该发现当进化的证据来报道。《国家地理》的头版标题是:“ 这些进化的鱼能适应剧毒水域。” 1,发在《科学》期刊上的研究论文的标题是:“ 迅速而重复的进化适应现象。”4

然而,在研究人观察和记录的现象中,没有任何“ 进化”,至少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有因变异而产生的新遗传信息,而这才是微生物到人类的进化所需要的。鳉鱼的变异在未受污染的水域中已经存在,环境被污染后,自然选择便在这些现存的突变上发挥作用。(自然选择仅能作用于已经存在的遗传信息,但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因此,自然选择不是进化,但很多课本会将这两者混淆,偷换概念。5

变异体没有得到任何新的功能,而是失去了原有功能(关闭了先前提到的代谢途径)。因此,能够在污染的水域中生存的鳉鱼其实是“ 输家”。

不仅仅是个体而言,研究者担心,在污染水域的鳉鱼群体,相较于干净水体中的原始群体,已经失去了遗传多样性。正如《国家地理》所说的,“ 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耐污染的鱼失去了它们本有的一些遗传资本:它们变得略为缺乏多样性”1 (很可能这也是因为毒素杀死了整个不耐污染的鱼群,灭绝了它们的基因,不仅仅是那些芳烃受体信号的通路。)对比原始群体,这个变化也会导致活下来的群体更难适应未来的环境变化,按照研究人员的报道,它们“ 所处的位置刚好为了进化出适应剧变生态的必要生存特性。” 4 但是在这个鳉鱼的案例中,生活在污水中的适应性特征并不是进化出来的,而是早先已经存在的。

难怪,致命毒素的威胁和自然选择的作用使得生还群体看似“ 迅速” 出现了。

鳉鱼不是“ 刚好处在了进化出新特性的位置”,而是“ 拥有可以适应环境的设计”。通过摆脱分子通路的来适应环境,这些输家变成了“ 适者”。但是,在这次污染案例中,没有任何进化!

 

【扩展阅读】

● 水熊虫:进化无法解释的顽强

● 一支羽毛便能驳倒进化?

● “亿万年”拒绝进化的活化石:蟑螂,其奇妙设计显明创造的大能

● 基因突变能推动进化吗?

● 鸭嘴兽——对进化论者来说,问题依旧比答案多

 


参考文献和注释

1. Konkel, L., These fish evolved to live in extremely toxic water—Killifish in some highly polluted eastern rivers have evolved to survive levels of toxins up to 8,000 times the lethal dose, news.
    nationalgeographic.com, 8 December 2016.

2.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 Health defects found in fish exposed to Deepwater Horizon oil spill, caes. ucdavis.edu, 3 May 2013.

3. New Bedford Harbor in Massachusetts,Newark Bay in New Jersey, the Bridgeport area of Connecticut, and the Elizabeth River in Virginia.

4. Reid, N., and 11 others, The genomic landscape of rapid repeated evolutionary adaptation to toxic pollution in wild fish, Science 354(6317):1305–1308, 2016.

5. 很多课本都把“自然选择”和“进化论”当做同义词使用,但是明显看来,它们并非同义。参见:e.g., Ambler, M., Natural selection ≠evolution, Creation 34(2):38–39, 2012;creation.com/nse, and: Walker, T.,
    Don’t fall for the bait and switch—sloppy language leads to sloppy thinking, Creation 29(4)38–39; creation.com/baitandswitch

 

 

原文见:国际创造论事工https://creation.com/pollution-killifish

 

Please publish modules in offcanvas po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