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章名:The dating game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的半干旱沙漠地区被列为一个世界遗产区。1
这样一个不适宜居住的地区被列为世界遗产,多少有些奇怪,但是有一个很好的理由,因为进化论学者相信这里很好地代表了人类进化史上的主要阶段。
这都源于在古代蒙哥湖边沙丘中发现的人类遗迹。现在的蒙哥湖是一片长着高高低低的耐盐灌木和杂草的干旱平原。
图注2:1974年在澳大利亚悉尼以西1000公里(600英里)的蒙哥湖(Lake Mungo)边挖掘出的蒙哥人残骸。2003年的2月,科学家宣布,新检测表明蒙哥(Mungo)人死于4万年之前,与之前其他科学家用其它定年法测得的6.2万年不同。然而,这两次的定年结果都与最早对这些遗迹进行的碳14定年结果不一致。 |
早在1969年,第一个主要的发现是一些被挤压过又经火烧过的骨骼碎片,被称为蒙哥湖1号女性,或者更亲切一些,称为蒙哥女人。2、3该发现很有意义,原因在于其定年结果,用碳14(见定年法)对骨头的磷灰石(硬骨质)定年得到的日期是1.9万年,而对胶原(软组织)定年的结果是2.47万年。3这令考古学家非常兴奋,因为该定年使他们的发现成了澳大利亚最古老的人类。
可是对附近的木碳进行的碳14定年,得到的结果高达2.65万年。这意味着,比木炭埋得略深一点的骨骼就应该更为古老。因此,更古老的木炭定年结果也就顺其自然地成了更可靠的结果。3 于是蒙哥女人因此蜚声全国乃至全世界。西澳大利亚大学考古学中心的简·巴尔梅(Jane Balme)的评论一针见血:“大家都知道,人们争着要更早的定年结果是因为,年代越早,名声越大。”4
当然,如此定年,名声纷至沓来。这2.6万年让蒙哥女人的年代比之前最古老的澳大利亚土著人几乎早了一倍,而且很可能是最早火葬的人。
方框1:
进化论和第一个澳大利亚人1
达尔文认为澳大利亚的土著人是原始人类,从“类人猿”进化的程度较低。按适者生存的理论,他预期这种“野生物种”将会灭绝,会被进化程度更高的“文明”物种所取代。2人类起源的进化论观点让蒙哥湖这一地点成为重要的世界遗产,但对于最早的澳大利亚人是不利的。正是这些进化论的观点造成了对澳大利亚土著的残暴伤害。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19世纪常常发生对澳大利亚土著的追踪和猎杀,他们被当成科学研究的标本,3他们的遗骸被送到欧洲博物馆展出,用来说明进化论。直到最近这些遗骸才归还故土。4
圣经的记载才是我们人类真正的历史。第一批定居澳大利亚的土著人和当时其他的有创造力的文明人是一样的。和其他人一样,他们的先祖也是建造并管理方舟的挪亚,也是曾经在巴别塔周围发展出高级文明的人。5
一些高度发达的技术知识在澳大利亚土著人那儿失传了——如果父母没有传给下一代,是有可能发生失传的(也许是因为大陆在冰川时代之后变得干燥,在与世隔绝的情况下还要面对不断恶化的气候)。他们也和其他人一样,是按照“神的形象”被造的(创世记 1:26)。
参考和注释
-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One Human Family》。
- Darwin, C., The Descent of Man and Selection in Relation to Sex, 2nd ed., John Murray, London, p. 188, 1887.
- Wieland, C., Darwin’s bodysnatchers: new horrors, Creation 14(2):16–18, 1992.
- Aboriginal remains returned to Coorong tribe, ABC Canberra News, abc.net.au, 5 May 2003.
- 有关详细信息,参见McKeever, S. and Sarfati, J., Was Adam from Australia? The mystery of Mungo Man, 17 January 2001, updated 20 February 2003.
之后,在1974年,伯乐(Bowler)和索恩(Thorne)在距离此处仅450米远的一个墓穴里发现了散落着红褐色粉末的一具骨骼。5该骨骼保存完好,与现代澳大利亚土著人的骨骼非常相似。由于这具新骨骼——蒙哥3号——是在同一个沙床中(确切地说在同一层地层)被发现,“他”的年代被定为与蒙哥女人一样。因此,这具蒙哥男人也出名了——他代表了世界上最早的一例丧葬礼仪(尽管该个体的性别仍存争议6)。
采用另外一种定年法(热释光法,见定年法)时,出现了更加有趣的情况。在1998年,伯乐(Bowler) 报道说,从蒙哥3号的沙子中得到的年龄约为4.2万年。5、7比碳14定年更早,蒙哥男人在进化论的大舞台上又一次独领风骚。这样,曾经被认为“可靠的”碳14定年结果就被更受欢迎的热释光定年结果取代。
之后,在1999年,索恩(Thorne)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的其他科学家针对蒙哥男人的年龄发表了一相综合研究报告。他们采用了不同的骨头和沙子样本,以及不同的定年法——电子自旋共振法(electron-spin resonance,简称ESR)、光释光(optically-stimulated luminescence,简称OSL)、钍/铀(thorium-uranium,简称Th/U)以及原锕/铀(protactinium-uranium,简称Pa/U)。(不用担心这些晦涩难懂的名词。参见定年法。)采用不同方法所得的结果大致一致。他们的结论是蒙哥男人已经有6.2年的历史了!伯乐和麻吉(Magee)将这2万年的延伸称为“初衷值得肯定”。8
只有一个小问题。新的年龄意味着澳大利亚人类居住史不得不跟着重写,难免将影响到世界其它地方的人类进化理论。但是,澳大利亚考古学家为吉缪(Jinmium)岩石定年的败笔——曾经宣布的11.6万年,之后缩减成了5000年——仍然余音缭绕。9
所以,伯乐断然拒绝接受新的定年结果。在其对《人类进化杂志》(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的抗议中,他说:“这样复杂的、基于实验室数据的定年要正确的话,数据必须与野外实地的证据相符”。8换句话说,实验室的结果也不是无条件接受的。它不能作为定年结果的最终判定标准,某个年代数据是否被采纳,取决于它是否与预期结果相吻合。
这就是我们一直以来所说的。10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接受任何与圣经中记载的人类历史目击证据矛盾的定年。这些矛盾的定年不可能正确。
总之,这样的定年是错误的,因为它们基于错误的假设。例如,C14定年法没有考虑到大约4500年前碳平衡的破坏。11铀/铅定年法所假设的样品初始条件或者长期环境变化的影响是错的。光释光定年法也有相同的问题。
那么,蒙哥男人是谁?蒙哥女人又是谁?和我们一样,他们也是挪亚及其一家的后代(创世记 10)。大洪水以后,以及巴别塔语言变乱(创世记 11)以后,他们的祖先迁移到澳大利亚。随着人口增长,他们遍及整个澳洲大陆。在冰川时代,当降雨变得更高时,蒙哥湖周边成为一个郁郁葱葱生命繁多的生态区域。
方框2:
定年法1
碳14定年是由放射性碳14与正常碳12(14C/12C)的测量比值决定的,该定年法测量生物遗体标本(如木头或骨头)中的14C/12C比值,将其与今天生物中的比值进行比较,并假设样品中14C的变化都是由放射性衰变产生的,以此计算日期。同时,该方法假定几十万年以来,碳在地球上一直处于平衡状态。
错误的初始14C/12C假设比值、标本污染或元素逸出都会造成错误的定年结果。从洪水前或洪水后早期采集的样本给出的年龄超过数万年。这是因为洪水淹没了大量富含12C的动植物,导致14C/12C的比值较低,这被错误地解释为古老的年代。
热释光(TL)定年来自对石英等普通矿物的单个颗粒的测定。这些颗粒被加热时会发光,这与晶体结构中“存储”的辐射有关。根据假设,辐射是从环境中缓慢吸收的,在过去的某个时间(可能是颗粒最后一次暴露在阳光下)从零开始累积。该方法通过测量矿物颗粒在加热时发出的光以及在发现矿物颗粒的环境中测量辐射来计算年代。
不幸的是,未知因素很多,也要提出许多假设,包括过去某个时间“存储”在矿物中的辐射量、辐射变化只受环境中的辐射影响、环境中的辐射保持不变以及晶体对环境辐射的敏感度保持不变等。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受到水、热、阳光、环境中矿物质的积累或淋滤等诸多因素影响。
电子自旋共振(ESR)定年基于与热释光和光释光的相同原理。然而,该方法是通过将样品暴露在伽马辐射下测量辐射量来确定其中的“储存”辐射。测量技术不会像热释光和光释光那样损耗“存储”的辐射,因此可以对同一样品重复进行。计算年代是基于与热释光和光释光相同的假设,并受相同的不确定性影响。
钍/铀(Th/U)定年基于测量样品中铀和钍的同位素。众所周知,铀238通过放射性衰变形成钍230(通过许多步骤,包括铀234)。定年计算假定样品中的钍和铀通过放射性衰变相互关联。此外,在计算年代之前,需要假设230Th/238U和234U/238U的初始比值,并且还假设没有铀或钍进出环境的增益或损失,即系统是“封闭的”。然而,骨头和土壤一定是“开放的”,才能使得这些元素进入和积累。
原锕/铀(Pa/U)定年的原理与Th/U定年相似,但使用铀235和原锕231代替。同位素235U放射性衰变形成231Pa,再次假设样品中的同位素通过放射性衰变相互关联。此外,还必须假设231Pa/235U的初始比值,并且假设与环境之间没有铀或原放射性的增益或损失,即系统为“封闭”系统。同样,任何含有铀的骨骼样本就一定是“开放”的,使当初的元素得以积累。
参考和注释
-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One Human Family》。
- Darwin, C., The Descent of Man and Selection in Relation to Sex, 2nd ed., John Murray, London, p. 188, 1887.
- Wieland, C., Darwin’s bodysnatchers: new horrors, Creation 14(2):16–18, 1992.
- Aboriginal remains returned to Coorong tribe, ABC Canberra News, abc.net.au, 5 May 2003.
- 有关详细信息,参见McKeever, S. and Sarfati, J., Was Adam from Australia? The mystery of Mungo Man, 17 January 2001, updated 20 February 2003.
【扩展阅读】
● 你也许不知道这个隐藏在钻石中的秘密……
参考文献和注释
[1] Willandra Lakes Region: inscribed 1981, ea.gov.au, 4 August 2003.
[2] Fannin, P., Mungo jumbo, The Age, p. 5, Saturday, 13 January 2001.
[3] Brown, P., Lake Mungo 1, une.edu.au, 21 February 2003.
[4] In the beginning, The Bulletin, pp. 26–33, 24 June 2003.
[5] Thorne, A., et al., Australia’s oldest human remains: age of the Lake Mungo 3 skeleton, J. Hum. Evol. 36:591–612, 1999.
[6] Brown, P., Australian Pleistocene variation and the sex of Lake Mungo 3, J. Hum. Evol. 38:743–749, 1999.
[7] Bowler, J.M., et al., New ages for human occupation and climatic change at Lake Mungo, Australia, Nature 42(6925):837–840, 2003.
[8] Bowler, J.M. and Magee, J.W., Redating Australia’s oldest human remains: a sceptic’s view, J. Hum. Evol. 38:719–726, 2000.
[9] Brown, P., The first Australians: the debate continues, Australasian Science 21(4):28–31, 2000.
[10] Walker, T., The way it really is: little known facts about radiometric dating, Creation 24(4):20–23, 2002.
[11] Batten, D. (Ed.), The Creation Answers Book, Creation Ministries International, Brisbane, Australia, Chapter 4, 2006.
本文经国际创造事工(Creation Ministries International)授权转载,原文请参照:https://creation.com/the-dating-g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