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也能见证最初完美的创造吗?看看呆萌的国宝怎样说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它们呆萌可爱的外表、引人注目的黑白配色、憨态可掬的动作使它们受到广泛的喜爱。


卖萌也是一项本领
▲ 卖萌也是一项本领

只要有大熊猫的动物园,前来参观的游客几乎都是络绎不绝的,因此它们一直是动物园中的头牌明星。

动物园中的明星
▲ 动物园中的明星

但你知道吗,大熊猫也见证了最初的创造。在展开正式讨论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它的性情和生活习性。

 

呆萌外表下的超强攻击力 

大熊猫其实真正的名字是“猫熊”,意思就是“像猫一样的熊”,虽然它们胖胖圆圆的脑袋很像猫,但科学家从骨骼的结构和遗传学的研究发现,大熊猫其实属于熊类。


不要被俺像猫那么可爱的外表迷惑,其实俺是熊
▲ 不要被俺像猫那么可爱的外表迷惑,其实俺是熊

 因此以装呆卖萌著称的大熊猫,若发起脾气来就完全是一头凶猛暴力的熊。


俺生气了!
▲ 俺生气了!

我们可以简单看看大熊猫的战力属性:

力量:与熊相近

速度:全力奔跑时的速度比刘翔快得多,可以达到14米/秒(约50公里/小时)

武器:锋利的爪子和牙齿

战斗力:能轻易地劈开或咬碎竹子,能轻松地爬上高树,自然界中大熊猫的天敌很少


愤怒的大熊猫战斗力不亚于一头熊
▲ 愤怒的大熊猫战斗力不亚于一头熊

 正因为大熊猫具有猛兽的身体特征,因此被划分为像老虎那样的“食肉猛兽”。1

 

吃竹子的奇妙设计

虽然大熊猫的身体特征属于“食肉猛兽”,但并不意味着它们一定是吃肉的。众所周知,大熊猫基本都是吃素的,99%的食物都是竹子(有时也会吃其他植物,个别时候也会吃竹鼠)。

竹子又硬又难消化,是极难进食的食物(特别是坚硬的竹杆),自然界中能够吃竹杆的动物极少,很多动物如牛、长颈鹿、河马等就算饿死也吃不了竹杆,但大熊猫却能吃得津津有味。


正在津津有味吃竹杆的大熊猫
▲ 正在津津有味吃竹杆的大熊猫 

 大熊猫具有适于吃竹子的身体特征,包括能劈开竹竿的强大爪子、咬断咬碎竹杆的尖锐牙齿,和惊人的咬合力,它们可以毫不费力地咬断手腕粗细的竹竿,因此大熊猫也有“食铁兽”的称号。可见,动物有尖牙利爪并不意味着它就是吃肉的。

大熊猫能轻松咬断粗竹杆
▲ 大熊猫能轻松咬断粗竹杆

 吃竹子还有一个危险:当我们掰断竹子时,在开裂处常常会出现一些尖细坚硬的竹刺,若操作不慎,一根竹刺刺入皮肤都会让人又痛又痒。而大熊猫要将竹子吃进肚子里,那么多竹刺难道不会刺伤它的消化道吗?

裂开的竹子会产生尖刺
▲ 裂开的竹子会产生尖刺

不用担心,大熊猫的食道自带坚韧的角质层,胃肠道也有一层厚厚的、坚韧的肌肉层,可以保护大熊猫在吃竹子时免受竹刺的伤害。2 上述从牙齿、食道、肠胃以及消化和吸收竹子的能力——整套吃竹子的身体装备必需齐全,动物才能吃竹子,少了任何一个身体特征吃竹子就无异于自杀。

当然,大熊猫消化竹子的能力不好,养分的吸收率不高,只能用进食量补救,所以它一天要花十多个小时的时间来吃竹子。

随机瞎碰的进化能同时“变出”整套吃竹子的身体特征吗?这明显不合理!但若缺少某一部分,想要开始吃竹子的动物就会肠胃大出血或消化不良而死亡。因此熊猫整套吃竹子的特征更合理的解释是:它是被智慧创造的,而且这与最初被造的动物都是素食的记载非常吻合(后来因基因退化,有些动物才转变成肉食动物,详见扩展阅读)。

 

为何优秀的大熊猫濒临灭绝的边缘

虽然大熊猫得到了国家重点的保护,受到人们的万千宠爱,它们自身也自带超强的攻击力和奇妙的设计特征,但大熊猫还是徘徊在灭绝的边缘。


大熊猫作为野生动物保护的标志
▲ 大熊猫作为野生动物保护的标志

 据统计,2019年11月全球圈养的大熊猫共600只,2021年7月7日,国务院发布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1也就是说,经过多年的重点保护(例如严厉打击偷猎,增加大熊猫的栖息地等),并经过多年的人工繁育,3 全球大熊猫的数量仅有约2500只。4

专家一般称熊猫数量少是由于人类的活动导致竹林丧失,且有些大熊猫母亲不会照顾脆弱的幼崽等。但经过近几十年的重点保护和人工繁育,上述问题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而事实上,造成大熊猫数量少的最关键原因在于大熊猫的基因退化导致繁殖能力低下3


人工繁育大熊猫
▲ 人工繁育大熊猫

 雄性大熊猫的繁殖能力普遍低下,不但精子数量少,而且大部分雄性大熊猫根本不会主动地找雌性进行繁殖;雌性大熊猫每年只排一次卵,卵子存活的时间只有36~40小时,若错过了只能等下年才有机会怀孕了——以致于大部分雌性大熊猫终生都没有怀孕。5 


大熊猫生育真的不容易啊
▲ 大熊猫生育真的不容易啊

 另外由于大熊猫的种群较小,难以避免近亲繁殖,导致隐性的缺陷基因被表达出来,很多在动物园中繁殖的大熊猫幼崽出现畸型或者发育不良,还有不少早期夭亡,使大熊猫种群难以得到维持和发展。6 因此即使我国拥有最先进的大熊猫繁育技术,但繁育大熊猫还是非常困难。

 

大熊猫见证起初完美的创造

大熊猫给进化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难题:这种繁殖缺陷的生物是如何成功地存活进化宣称的“数百万年”的呢?

进化论假想“万物向好的方向进化”,例如从简单变复杂,从低等变高等,即“走上坡路”式的进化。如果这个假想是对的,那么大熊猫以前的繁殖能力应该比今天更差,但那时又没有人类的高科技来辅助它们繁育,它们应该早就灭绝了。大熊猫的现实表明,进化假想是不合理的。


大熊猫并没有在进化
▲ 海底火山带导致大量海洋生物死亡

 更合理的理解是:万物都在走下坡路,以前大熊猫的基因更好,繁殖能力更强。但由于全地都因为人的罪而受到咒诅,生物基因复制的错误(突变)在逐代累积,基因不断被突变破坏,造成生物的缺陷越来越多,因而万物总体上向差的方向退化7,包括人类自身也是这样(详见扩展阅读)。

按照这个趋势反推,越早之前的生物基因必定越好,那最初更好的基因来自于哪里呢?显而易见:生物起初都来源于智慧大能者的完美创造。


大熊猫见证最初完美的创造
▲ 大熊猫见证最初完美的创造 

 

【扩展阅读】

 请听化石的证词:进化从来没有发生过

 基因突变能推动进化吗?

● 浅析新冠病毒“德尔塔”未来走向:进化还是退化?

● 澄江化石群——掷向达尔文主义的机弦甩石

● 动摇进化之根的生命“大爆发”

● 鸭嘴兽——对进化论者来说,问题依旧比答案多

 


参考资料与图片出处

1. 百度百科:大熊猫
2. Paula Weston and Carl Wieland, Bears across the world, Creation 20(4):28–3: https://creation.com/bears-across-the-world
3. David Catchpoole, The bamboozling panda: https://creation.com/the-bamboozling-panda
4. 快科技:《全球大熊猫数量公布:圈养673只、野外1864只》,2021-10-1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3199472587002141&wfr=spider&for=pc
5. Pandas doomed by mating habits? Creation 20(3):7–9, June 1998, https://creation.com/focus-203
6. 胡锦矗,《大熊猫研究》: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12-01
7. 约翰·圣弗德,《退-化论:基因熵与基因组的奥秘》
8. 插图、封面:网络图片。

 

 

Please publish modules in offcanvas po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