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嘴兽——对进化论者来说,问题依旧比答案多

鸭嘴兽——对进化论者来说,问题依旧比答案多

写一条评论

原文章名:The-platypus

想象一下,如果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一块看起来像哺乳动物同时又具有鸟类和爬行动物特征的化石,他们会多么兴奋地交换眼神。

鸭嘴兽

最直接的反应很可能是把它宣布为一个过渡物种,称它建立了哺乳动物和它们的非哺乳祖先之间的进化联系。

若不是鸭嘴兽今天还生活在地球上(表明它并非两者之间的过渡形态)那么古生物学家如果发现它的化石,很可能会得出上述把它视为过渡物种的结论。 

你知道吗?

鸭嘴兽

  • 鸭嘴兽体长30-80厘米(12-32英寸),体重约1-10公斤(2-22磅);
  • 它们主要以昆虫幼虫、小龙虾、蝌蚪和其他水生动物为食,每年繁殖一次;
  • 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它们食欲大增,一天就能吃掉相当于自己体重一半或更多的食物; 它们幼小的时候有牙齿,在成年之前就脱落了,并被角质垫所代替;
  • 它们的姿势类似于爬行动物,尤其是蜥蜴的姿势;
  • 它们没有外耳;
  • 它们有面颊袋,可以把食物存放在当中,直到可以咀嚼为止;
  • 鸭嘴兽后脚的蹼长到爪尖,前脚的蹼延伸到爪子以外,从而形成了用于游泳的超大划水板;
  • 雄性在脚后跟附近的每个后肢内侧都有可活动的毒“刺骨”,又尖又利,长约15毫米(6英寸)。 人们认为它被用于交配季节中雄性鸭嘴兽之间的领土争夺,但无法肯定。
  • 资料来源:《大英百科全书》,第15版,23:353-355,1992年。 

自18世纪末欧洲人发现鸭嘴兽以来,它就一直使科学家困惑不已。这种生物像大多数哺乳动物一样,具有毛茸茸的身体,却长有蹼状的脚和像鸭子一样的喙,而它的生殖系统要幼崽先从卵中孵出,然后再由母亲哺育。

事实上,当第一个鸭嘴兽标本在1799年到达英国的时候(它早死了),人们认为这是个恶作剧,是一个“殖民地恶作剧者对科学界开的一种高级玩笑”。1当时的专家无法解释怎么会有这种脚带蹼、尾巴像海狸、嘴像鸭子的哺乳动物存在。一位动物学家认为这是假的,还试图把“鸭喙”从毛皮上拔出;在伦敦大英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原件上,还可以看到他的剪刀印。

最终人们还是接受了这种生物是真实的,但经过又一个90年的漫长而艰苦的调查和实验之后,科学家才更全面地了解了它的复杂性。

鸭嘴兽(现在只发现于澳大利亚)和针鼹(在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被发现)是目前已知唯一的单孔类哺乳动物,它们会像爬行动物一样产卵并哺育它们的幼崽。但即使在哺乳的时候,它们也不像其他哺乳动物;它们的乳汁不是通过乳头产生的,而是通过皮肤从乳腺的导管中分泌出来的。2

鸭嘴兽在其自然栖息地(澳大利亚东部和塔斯马尼亚州的湖泊和溪流中)展现出一系列惊人的设计特征。它用爪子挖洞,用蹼状的脚游泳(当鸭嘴兽在陆地上时,从爪子向外延展的蹼会折脚手掌下)。它那又宽又平的尾巴有助于潜水。2每平方毫米皮肤上由900根毛发组成的细皮毛分为两层:毛茸茸的底毛和有光泽的长毛,这使得鸭嘴兽的大部分身体在潜水时可以保持干燥。3

鸭嘴兽经常沿着水面游泳,只有嘴部的上半部分和头部的一小部分露出水面。当它潜入水中时,有一层褶皱的皮肤可以遮住眼睛和耳朵。鸭嘴兽像鸭子一样的喙实际上是一个敏感的嘴部,它可以利用高度发达的电感受器在黑暗的湖底、河底和岩石下寻找微小的食物(见下文)。 

100多年来,科学界一直都在就鸭嘴兽的各个方面展开激烈的争论,很偶尔会因新发现(非常罕见的)而暂停,如1884年证实了鸭嘴兽是下蛋的,而不是胎生的。4

令人特别感兴趣的是这种生物的起源。《大英百科全书》称,“关于它们的祖先我们所知甚少”“大多数权威人士认为单目恐龙起源于一种类似哺乳动物的爬行动物,与其他哺乳动物的祖先不同。尽管如此,单孔目可能很好地代表了早期主流哺乳动物的解剖学特征和发育特征。”5

科学家最初认为鸭嘴兽是“原始的”,但后来他们发现了这种动物用极其复杂的电子定位技术来寻找食物。在进化论者看来,这使它成为一种“高度进化的动物,而不是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之间的原始过渡物种。”6

人们认为鸭嘴兽和它们的同类单孔目动物针鼹是在2.25亿年前澳大利亚(冈瓦纳)从其它大陆分离出来的时候,在独立的环境中进化出来的。7这种隔离进化的观点是遵循达尔文的理论,达尔文对进化论的热爱可能也受到了他在小猎犬号上对鸭嘴兽的早期研究的影响。

然而,20世纪90年代初在南美洲发现了三颗鸭嘴兽牙齿,它们几乎与澳大利亚发现的鸭嘴兽牙齿化石一模一样,该发现推翻了上述理论。9(有袋动物也曾被认为是澳大利亚独有的物种,但现在各大陆都发现了它们的化石。)当今的成年鸭嘴兽没有牙齿,但是在澳大利亚发现的鸭嘴兽化石已经确认了它们的祖先确实有牙齿,而且它们独特且易于辨识。

事实上,在化石记录中没有任何迹象表明鸭嘴兽曾经不是鸭嘴兽。它不是一个活的“过渡”物种。它是一种十分独特的生物,这一直困扰着那些坚持认为它符合进化树的人。

鸭嘴兽骨架
图注:鸭嘴兽的骨架在澳大利亚黄金海岸的“普利信的信不信由你”(Ripley’s Believe it or Not)展览上被展出。

鸭嘴兽趣闻

  • 1944年,第一只被人工饲养的鸭嘴兽诞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郊外的希尔维斯自然保护区。尽管二战仍在肆虐,但这条大新闻还是登上了世界各地的头条。它被命名为科里(Corrie),由动物学家大卫弗莱(David Fleay)照料。1

  • 47年之后的1991年,在南澳大利亚的沃勒旺自然保护区,又一只人工饲养的鸭嘴兽出生了。2然后在1999年,希尔维斯保护区因诞生了人工饲养环境下罕见的双胞胎鸭嘴兽而再次成为头条新闻。3

  • 鸭嘴兽在人工饲养环境下很难繁殖。专家说,这是因为它天性害羞,行踪隐秘,也喜欢规律性生活。所以专家认为繁殖成功的最大秘密在于创造一个舒适的栖息地。4

  • 1943年,温斯顿丘吉尔要求戴维·弗莱从澳大利亚给他送去6只活生生的鸭嘴兽。弗莱知道对他的动物来说长途旅行非常困难,于是决定只送一只。这只鸭嘴兽的名字叫“温斯顿”,被安置在菲利普港号船上的一个专门为长途旅行而设计的鸭嘴兽园子,还备有大量它最喜欢的食物。直到该船被迫对一艘潜艇发动水下攻击之前,这只鸭嘴兽都生活得很好。鸭嘴兽那高度敏感的喙上的神经感受器无法适应猛烈的爆炸,结果就死了。温斯顿确实到达了英国,但是英国首相只能把他的新宠物的标本安放在桌上了。5

  • 19世纪,动物学家对这种神秘的动物展开了竞赛般的探索,杀死了数千头鸭嘴兽。


参考文献与注释

  1. Moyal, A., Platypus, Allen and Unwin,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p. 184, 2001.
  2. Warrawong Sanctuary, burkesbackyard.com.au, accessed 15 November 2001.
  3. Sanctuaries: A haven for Australia’s forgotten species, 2docstock.com, accessed 15 November 2001.
  4. Healesville Sanctuary’s platypus baby—a history making success 2, zoo.org.au, accessed 15 November 2001.
  5. Ref. 1, p. 180–185.
  6. Ref. 1, p. 157.

电磁场感应

鸭嘴兽最令人惊奇的设计特征之一是它的喙,它的喙有很好的神经感受器,可以接收到虾和其他猎物发出的电场。

这对鸭嘴兽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它们是闭着眼睛在浑浊的湖底和河底觅食的。

人们一度认为这种动物在海底总是“跌跌撞撞”,但实际上,它们是在小心翼翼地搜寻藏在泥里,甚至藏在岩石下面的猎物。鸭嘴兽最喜欢的食物是淡水虾。这种动物通过甩尾巴产生电场,鸭嘴兽可以从10厘米远的地方察觉到它。1

淡水长吻鲟(又称鸭嘴鱼)是另一种使用“电接收”功能的生物。它那功能不佳的眼睛在寻找食物——小水蚤时毫无用处。科学家发现,长吻鲟的鼻子(或桨)上有成千上万的微孔,可充当电感受器。这些感觉孔从桨叶延伸到头部顶端和鳃盖,占据了它皮肤表面近一半的面积。2

长吻鲟和鸭嘴兽都是拥有电流感应的水生动物。然而,鸭嘴兽的神经系统略有不同,因为它的电流刺激会直接刺激到神经纤维,而不是像一些海鱼和淡水鱼那样使用化学介质来刺激。

换句话说,科学界知道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电流感知系统。进化产生两个这样高效的系统的可能性,要求我们对自然选择所偏爱的盲目突变(遗传错误)抱有极大的信心。 


参考文献与注释

1. Moyal, A., Platypus, Allen and Unwin,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p. 189, 2001.

2. Missouri Conservationist, p. 17, January 2001.

没有那么脆弱 

怀疑论者常常认为,像鸭嘴兽这样“脆弱”且需要特殊栖息地的生物不可能从亚拉腊山(方舟所停之地)穿越澳大利亚巨大的内陆沙漠到达东海岸和塔斯马尼亚。

然而,随着大洪水后冰期气候条件下大气湿度的增加,澳大利亚中部很可能曾经是一个多水的地区,只是后来才干涸。

而且,今天的鸭嘴兽来自一个大大缩小的基因库。由于自然选择使基因库越来越小,它失去了一些特征(比如成年牙齿),使得它不像它的祖先那么健壮。

事实上,一位进化专家曾将今天的鸭嘴兽与它的祖先相比描述为“极度退化”。1 


参考和注释

  1. Creation 15(3):8, 1993. Return to text.

 

【扩展阅读】

● 澄江化石群——掷向达尔文主义的机弦甩石

● 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化石指向创造,而非进化

● 鲸进化的谎言

● 请听化石的证词:进化从来没有发生过

● 基因突变能推动进化吗?

● 生物学图文简史揭示进化论缺陷

● 琥珀中的有毒植物足以置进化论于死地

 


参考文献和注释

1. Moyal, A., Platypus, Allen and Unwin,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p. xii, 2001.

2.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 15th edition, 23:354, 1992.

3. Ref. 1, p. 204.

4. Ref. 1, p. 152.

5.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15th edition, 8:266, 1992.

6. Ref. 1, p. 191.

7. Ref. 1, p. 192.

8. Ref. 1, p. 107. Darwin was 22 years old when he set off in 1831 to spend four years on The Beagle as a naturalist. The voyage included landfalls in South America, the Galápagos Islands, New Zealand and Australia. He published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in 1859.

9. Focus, … and platypuses are devolving, too!Creation 15(3):8, 1993; Platypus tooth bites hard into long-held beliefsCreation 14(1):13, 1991.

10. Platypus tooth bites hard into long-held beliefsCreation 14(1):13, 1991. A fossil find in New South Wales in 1984 indicated the platypus was once a larger animal, with teeth. That find is consistent with other indications that the platypus today has lost information possessed by its more robust ancestor (see box above).

    

本文原英文链接见:https://creation.com/the-platypus.

  
正在加载评论... 之后将刷新评论 00:00.

成为第一个发表评论的人。

发表评论...
字符限制。
或作为访客发布

Please publish modules in offcanvas po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