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人类都在不断地思考人生的终极问题:我从哪里来?天地万物从哪里来?
学校的生物课本给出的答案是:“生命是自然进化而来的”(下简称“生命自然产生”),这理论被主流媒体不遗余力地宣传,并以此来否认创造生命的造物主。
但事实上,“生命自然产生”的理论在科学史上早已臭名昭著!它其实起源于古代人对生命的愚昧无知,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它荒诞不堪、被科学打得节节败退的历史吧。
1. 蛆虫来自腐肉?
早在2300多年前,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可能是“生命自然产生”的最早倡导者。他观察到,若把肉打开放几天,就会长出苍蝇的幼虫(蛆虫)。
于是他提出:“有生命的蛆虫能从无生命的肉中自然产生”,这可算是最早期的“生命自然产生”理论。
2. 错误被推广
后来,亚里士多德觉得鳗鱼的手感和气味与河泥很相似,他又幻想:“鳗鱼是从河泥中自然产生的”。他还推而广之,宣称很多生命都可以自然产生。
由于亚里士多德的粉丝众多,又有“科学实验”加持,很多科学家相信了这个错误的理论,他甚至一度被奉为生物学的“泰山北斗”。
而且,不少科学家还弄出很多“证据”来支持“生命自然产生”,其中最经典的就是赫尔蒙特(Helmont)的“老鼠实验”。
他把脏衣服和小麦放在封闭的箱子中,在21天之内,箱子就会被咬破且出现老鼠。他说“证明”了老鼠可以从脏衣服和小麦自然产生。
这些在今天看来愚昧不堪的实验,竟然被很多科学家吹捧了近2000年,且被无神论者当做否认创造主的“科学证据”。
3. 错误被推翻
到17世纪中叶,意大利的雷迪(Francesco Redi)医生勇敢地质疑这个理论,引致当时很多科学家都嘲笑雷迪。
他驳斥了老鼠实验,因为环境有老鼠,所以老鼠更可能是咬破箱子爬进去的。
雷迪又揭穿了之前“蛆虫实验”的错误:他把肉放入2个大杯中,敞开的肉很快长出了蛆虫;而被细密的网包住的肉,昆虫无法接触,肉始终没有出现蛆虫。
这表明:蛆虫是苍蝇产卵产生的,而不是腐肉产生的。这个实验震惊了整个科学界——这个被信奉了近2000年的“科学理论”竟然是错误的!
4. 错误节节败退
很多无神论者仍然不愿抛弃这个理论,还坚称微生物能自然产生。
但是在1859年,伟大的科学家、虔诚的家人巴斯德做了个著名的实验,给了这理论致命的一击。
巴斯德把肉汤放入2个瓶子中,煮沸杀菌后,敞口瓶的肉汤很快就长了微生物;而曲颈瓶的肉汤始终都没有出现微生物,因为空气中的微生物沉积在曲颈的下部,无法接触肉汤。
这样巴斯德就证明:连最简单的生命——微生物也不能自然产生!并且这成为了生物学中一个反复被证实的科学定律:“一切生物皆来自同类生物”,这完全印证了创造时“各从其类”的命令。
5. 现代科学进一步否定错误
随着生物学的发展,科学家惊奇地发现,即使最简单的生命都极度复杂,“生命自然产生”更难自圆其说。正如著名的细胞生物学家基斯纳说:
“细胞中的奇妙和复杂性远远超越今天世界上任何没有生命的东西,这给我们带来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团——这些复杂性是怎么来的呢?”2
正是因为生命太过复杂,今天人类虽然能制造飞机、火箭,但却远远不能制造出一个最简单的细菌!
6. 仍然执迷不悟
虽然科学的发现反对“生命自然产生”,但现在生物书上仍然说:
化学反应能产生生命所需的氨基酸,古代海洋中不断发生化学反应,就能进化出生命。
——这完全是有意的忽悠!
这个逻辑等同于“自然作用能产生建房子的沙子,所以古代地球中不断发生自然作用,就能建出房子”那样荒谬!
建房子还需要很多砖块钢筋、水管电线、家具电器……这些材料永远不能自然形成;而且还需工人施工才能建成房子——所以房子永远不能自然形成。
同样道理,生命需要很多非常复杂的材料(例如蛋白质、DNA等),实验证明这些分子没有任何一个能自然瞎碰产生(连生命的氨基酸、糖等也无法自然产生,详见扩展阅读)。
即使有了材料还不行,还要将它们精确地组装成细胞——这连人类最高级的实验室都做不到,因为科学发现每一个细胞都像城市那么复杂!——因此生命永远无法自然进化产生!
7. 生命来自于智慧的造物主
随着科学的发展,“生命自然产生”被科学不断否定,已经是一个违背科学的“迷信”,我们不要再上当了。
既然生命不是自然而来的,那我从哪里来?天地万物从哪里来?
生命中所蕴含的、使人敬畏的、超高的智慧已经明确地指示——有智慧大能的创造者,正如智慧书清晰地说:
【扩展阅读】
参考资料与图片出处
1. Exploring creation with biology (2nd edition), Wile and Durnell, Module 1, 2005.
2. Kirschner, M. and Gerhart, J., The Plausibility of Life: Resolving Darwin’s Dilemma, 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Haven and London, 2005, p. 256.
3. 插图、封面:网络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