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的软组织

写一条评论

——进化论者无路可走,为了保卫“亿万年”的意识形态,只能在铁上做文章。     

作者:卡尔文·史密斯 (Calvin Smith)   

恐龙的骨骼化石中有软组织!?几乎每一次当屏幕上放出2005年《科学》期刊上的几幅照片时,国际创造事工的讲员都会看到在场观众将信将疑的表情。

这些图片清晰地显示了有弹性的血管分支和红细胞,以及柔软、有弹性的韧带,而它们是取自一块据说有6800万年历史的霸王龙骨头。古生物学家玛丽·史怀哲博士(Dr. Mary Schweitzer)的非凡发现震惊了科学界。


 

接连不断的发现

经过最严格的测试和数据复核之后,现在许多进化论者承认,在恐龙化石中发现软组织和有机物的现象不仅存在于一两个样本中,而是有超过三十个样本。

她从短冠龙的化石中发现了骨细胞,显示出经典的形态,包括细胞核,并连接原纤维,这块化石据说已经有8000万年的历史了!

经过最严格的测试和数据复核之后,现在许多进化论者承认,在恐龙化石中发现软组织和有机物的现象不仅存在于一两个样本中,而是有超过三十个样本。2他们现在必须解释这些极其微妙的软组织结构为什么能够在漫长岁月中保存下来。 

除了软组织之外,恐龙化石中还能检测到蛋白质的存在,如胶原蛋白、血红蛋白、骨钙素,34 肌动蛋白和微管蛋白。进化论者必须对此作出解释,因为这些复杂的生物大分子随时不断地降解成简单的小分子。

不仅如此,在许多恐龙化石中,骨基质都保存得十分细致,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完整的骨细胞的很多细节。史怀哲甚至已经提取到更脆弱、更复杂的分子——DNA的片段。通过对骨细胞进行标记,研究者有高度的把握,这些DNA片断确实是恐龙DNA5

还有报道称在恐龙骨骼化石中发现了衰变很快的放射性碳14,按照碳14的衰变率,经过100万年之后化石中不可能有任何碳14遗存。6

此外,最近发现的一些含有软组织的恐龙标本,比2005年史怀哲博士最初使用的标本早数百万年(按他们的年代)。

一篇文章写道:“研究人员还分析了其他化石,找软组织,发现侏罗纪(距今1.455亿年到1.996亿年)的样本中有大约一半含有软组织……”7


 

进化论时间框架的严重问题

在霸王龙骨骼中的柔软分支结构,经证实是“血管”。如果这些骨骼的历史有6500万年的历史,就不可能会看到血管等软组织。 这些微观结构能够从一些血管中挤出来,而且据研究员说这些“看起来像细胞”。那么,史怀哲博士应该问同一个问题:“这些细胞怎么能保存6500万年?”

相信蛋白质可以保存数千万年需要巨大的信心。根据一篇发表在《生物化学家》(The Biochemist)科学期刊中的实验报告,即使储存在0°C,胶原蛋白也会在三百万年内完全降解。8 但进化时间框架的力量,使很多人宁愿选择相信不可能的假设,也不接受明显的事实——这些化石并没有像进化论者所说的那样古老。

这些照片来自史怀哲之后(2005年)的一篇论文,报道软组织的发现,同时也进一步确认了红细胞的存在。参见Still Soft and Stretchy。

《国家地理》杂志上有一篇题为“许多恐龙化石可能还有软组织”的文章9,说明科学界预期在恐龙化石中还能发现更多的软组织。近几年来,这些发现使进化论者感到非常苦恼,因为他们在进化(所谓的亿万)时间框架内要解释这个事实,非常困难。不用说,化石中软组织的发现能用圣经(年轻地球的)时间框架进行合理的解释。几乎可以肯定,这些都是在《创世记》洪水中被掩埋的生物,它们的历史大约是4400年。

虽然这些事实没有被隐藏,但也绝对没有在博物馆或科普节目中广泛地宣传。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完全不知道恐龙的化石中有软组织。这一点不奇怪,毕竟岩石和化石如果没有亿万年的历史,进化论就彻底垮台了。我们可以预测,一些进化论者会不失时机,千方百计地怀疑已有的事实。史怀哲博士(一个进化论者,虽然是相信某种有神进化论10)说:

我的一位论文审稿人告诉我,他不关心数据说明的是什么,但他知道我找到的东西是不可能存在的……我回复说,要怎样的数据能够说服你呢?他说,没有。11(这不是一个审稿人应有的科学态度)。


 

如何回答?

“生物膜!那是生物膜!”,面对这些“该死的”证据,一些急于求解的进化论者声称史怀哲博士发现的血管只不过是生物膜(近期的细菌活动的产物)12在国际创造事工的讲座上也有遇见质疑人士嚷道“生物膜”的情况。在反对创造论者的博客网站中和聊天室中,当创造论者提出这个话题时,进化论者就以生物膜搪塞

 

但是,即便那些血管真是生物膜,在恐龙化石中发现的蛋白质和DNA仍旧是个问题。13然而,在任何情况下,“生物膜”很少能够存留超过几年,史怀哲已经有力地论证了化石中的血管不是生物膜。14


 

新出路?

最近有许多科普文章称史怀哲博士可能已经发现了答案。她之前已经提出一个可能性,即铁可能有助于保存恐龙软组织,因为铁可以帮助交叉耦合与稳定蛋白质以防止降解,同时起到一种抗氧化剂的作用。15现在她似乎正在测试这个想法。以下是从文章中摘录的两段,以概括这一新假说:

Photo by:research.ncsu.edu
在室温(25°C / 77°F)的条件下,血红蛋白(HB)使生物组织的稳定性增加超过200倍,保存期从大约3天延长到两年多。


   ——“
北卡州立大学的最新研究表明,铁可能使恐龙化石中古老的软组织得以保存,但也可能使这些组织难以被检测到。

——“玛丽·史怀哲的最新研究表明,恐龙化石中存在血红蛋白——一种在红细胞中运输氧气的含铁分子,血红蛋白可能是保护和隐藏化石中的原始古老组织的关键因素。16

下面一段评论则是来自另一篇文章,该文章进一步解释道:

自由基17导致蛋白质和细胞膜打结,”史怀哲说,“它们的作用基本上与福尔马林类似。

当然,福尔马林能保存生物组织。原理就是使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连接,或交联,这使得这些蛋白质更耐腐蚀。18

史怀哲在她的专业论文中说:

在室温(25°C / 77°F)的条件下,血红蛋白(HB)使生物组织的稳定性增加超过200倍,保存期从大约3天延长到两年多。19


 

留给公众的印象

这一论点的力度就在于它看上去好像很简单。普通大众可能会想,“哦,我懂了,铁可以作为像福尔马林那样的保鲜剂,标本科学家使它来保存物品。就像我在实验室见过的那些保存在玻璃罐里面的动物标本一样。所以在恐龙血液中的铁也一定会像这样保存有机的组织。而科学家比我更加清楚地知道这个道理,所以我明白为什么恐龙化石里还有软组织了……”

实际上这是非常有策略性的做法。他们宣布找到了“答案”可能就已经削弱了创造论者在这个问题上的有利地位,减少了这个问题对进化论者的冲击。这样一来,创造论者如果提到恐龙化石中发现软组织的事实,普通大众就不会感到惊讶,因为他们认为进化论科学家对这个问题已经提供了解释。创造论者认为恐龙是最近才灭绝的想法才是令人匪夷所思!


 

问题

然而,即便是面对不太严格的审查,史怀哲的“答案”也是站不住脚的。在她新论文中所讨论的实验条件完全不能代表自然中恐龙骨头所处于的真实条件。相反,她描述的软组织保存的试验其实是 “最好的情况和最差的情况”的对比。

“他们将一组(鸵鸟)血管浸泡在由红细胞组成的、富含铁的液体中,而另一组则浸泡在水里。浸泡在水中的血管几天后变成了令人作呕的腐臭之物了。而浸泡在血红细胞中的血管,在室温下放置两年后仍可辨认。”20

在她论文的补充材料中描述,她使用纯的血红蛋白来浸泡血管,而不是溶解的细胞或其他在动物尸体中可能出现的物质。(血管浸泡在实验室制备的血红蛋白中,根本不能代表处于正在分解的骨骼中的实际情况)。

也可能有人会怀疑高浓度的血红蛋白是否能够代表现实的情况。 虽然不切实际的高浓度血红蛋白可能使血管在一段时间内不腐烂,低浓度的血红蛋白不一定会有类似的效果。事实上,富含血管的组织,如肺和腮,常常很快就会腐烂。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是一条死亡的姥鲨,它的鳃腐烂,以致人们曾以为是蛇颈龙。21

因为血管在两年后仍然可以“辨认”,就认为血管可以保存7000万年(差3500万倍),这实在需要认知上的巨大飞跃。

而且,认为铁能拥有像福尔马林那样好的防腐效果是不合理的,福尔马林能够使蛋白链之间直接形成共价交叉链,铁是不可能达到这样效果的。即使我们假设铁有像福尔马林那样的防腐能力(这样假设只是为了讨论这个问题),但有什么理由相信福尔马林可以使软组织和细胞的细微结构可以保存数千万年?福尔马林被广泛地用于尸体的防腐,但是只是使腐烂的速度慢下来,而并不能阻止无情的分解和腐烂的过程。在列宁逝世仅仅90年左右之后,他的遗体公开展出时,已经被广泛地怀疑是伪造的,或者是经过人工美化的,因为遗体看起来“太好”了。尽管如此,最近遗体的照片相比于其早些时候的照片,遗体的状态已经是明显地变差了。

在史怀哲的血红蛋白实验中,血管得以保存很可能是因为它被“泡腌”了,使细菌和酶都难以将血管降解。这需要高浓度的溶液作为泡腌剂(通常是高浓度盐及酸性的条件)。如果这是实验中血管没有腐烂的真正原因。那么在低浓度溶液的环境中(在生物组织中通常是低浓度的情况),铁就不能起到防腐的作用。

即使高浓度的溶液能够在所观察的两年时间内保存血管,但也不能证明其在巨大的时间跨度中能够保存血管。因为经过几百万年的时间,即使没有酶和细菌降解这些软组织,它们也会分解消失。DNA和蛋白质最终会分解成简单的化学分子,尤其是这些大分子与水反应,则分解得更快。

进化论者同样也意识到这一点:

细胞死亡后,酶开始分解构成DNA骨架的核苷酸之间的化学键,微生物也会加快分解的速度。然而,长期来看,与水的反应被认为是大部化学键分解的原因。地下水几乎是无处不在的,所以被掩埋的骨头中的DNA,理论上会按照一定的速率分解。22


 

一个滴水不漏的论证?

史怀哲博士需要面对的另一个难题就是掩埋环境。一篇文章说,如果骨中的血红蛋白掩埋在干燥的砂岩环境中,不接触细菌,就可能得到长时间的保存23

为强化这一观点,另一位研究人员说:骨头掩埋在砂岩,砂岩多孔,可能吸掉能够分解骨头的细菌和活性的酶。24

然而,多孔物质能够吸收细菌和酶的同时也更容易在几百万年内被水渗透,使骨头与地下水接触,从而加速其分解。但是,即使假设掩埋的骨头没有接触水、辐射、细菌或酶的分解作用,对骨骼中DNA分解速率的测量结果表明,DNA无法保存6500万年(恐龙灭绝至今的年代)。即使骨中的DNA冻结在-5°C(23°F)的条件下,在700万年内DNA就会完全分解成核苷酸:

即使在最好的环境下保存,在-5°C,我们的模型预测,在680万年后,DNA链中将没有任何完整的化学键(剩下的DNA的平均长度= 1 个碱基对)。该研究结果表明,从8000- 8500万年前的白垩纪骨骼中要成功地扩增出174个碱基的DNA片段是完全不可能的。 25


 

一个思想实验

在本应该有亿万年历史的生物化石中发现了丰富软组织,这个事件已经发展到难以收拾的局面。进化论者知道他们需要面对恐龙软组织的问题,而他们到目前为止的回应仍然远未能让人信服。

为看清“亿万年”的观点所存在的问题,暂且假设他们的毛细作用可能解决水渗透的问题,甚至假设铁保存骨头的效果与福尔马林一样好,我们也可以设想以下的实验(只是在思想中进行实验,因为实际的障碍是几代人在有生之年还不能在实际操作中完成这个实验)。

在实验室准备一个标本,将它放在一个充满福尔马林的罐子里(即使假设罐子被完全密封等),然后把它埋在地里,被岩石包裹着,为了便于分析,保持周围的环境恒定在0摄氏度。但这样脆弱的生物大分子仍然会受到热力学作用而分解。即使在这样的低温条件下,生物大分子中的原子和分子总是在运动。因此在史怀哲提出发现恐龙化石存在软组织之前,没有任何科学家会说,这样一个实验中能够将7000万年前的骨头中的血管,精致的细胞结构,DNA和蛋白质保存下来,如果真有,轻则会被嘲笑,重则是被建议到精神科进行检查。史怀哲在早些时候(2010年)评论中有很好的科学依据:

想想看,按照化学和生物学的规律,以及一切我们所知道的知识,这些软组织应该消失了,应该是完全分解。26

那么史怀哲博士和她最近的“铁有保存生物组织的作用”的发现显示了什么呢?她证明了红细胞的铁显然有一些特质,很可能能够保存软组织,至少在人为地提高铁的浓度时,有这样的保存作用。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这个“铁能保存软组织的理论”,根本不会威胁圣经神创论者的观点,相反很可能发展为一个支持神创论者的论据,它可能有助于解释这些脆弱的软组织为什么能够保存几千年。在早些时候,此最新的实验结果发表之前,我们对她的发现做出了以下评论:

其实,到目前为止,从圣经创造论的角度来看这都是合理的。对一些蛋白质的分解速率的测量结果,符合 4500年的观点(自洪水以来4500年),而不是亿万年。然而,在4500年前的骨头中不但看到蛋白质,甚至看到细胞的微观结构,这仍然是出乎意料的,因为它们通常很容易被细菌分解。这些观点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它们能够保存几千年。但若说它们能够保存亿万年,这实在难以置信……上述的保存方式毕竟无法阻止它们在漫长的年代中水解。[27]28


结论?

在最近的报告中提出铁作为防腐剂的观点,可以从中看出进化论者的问题,即使不是原形毕露,也是可见一斑。在本应该有亿万年历史的生物化石中发现了丰富软组织的这个事件已经发展到难以收拾的局面。进化论者知道他们需要面对恐龙骨头化石中还存在软组织的问题,而他们到目前为止的回应仍然远未能让人信服。

 

【扩展阅读】

● 软组织化石揭示了不利于亿万年之说的趋势

● 真正的侏罗纪公园——进化论的时间框架解释不了化石中的鲜活成分

● 20年来的恐龙发现挑战主流认识

● 恐龙骨骼中的DNA和骨细胞 

 


参考文献和注释

1.     感谢以下几位同事的投入和协助,尤其是Dominic Statham, Jonathan Sarfati, Carl Wieland.

2.     Catchpoole, D., Double-decade dinosaur disquiet, Creation 36(1):12–14, 2014; creation.com/dino-disquiet. Return to text.

3.     还有其他几位研究发现了一些定年为1.2亿年的骨蛋白:参见Embery G. and six others, Identification of proteinaceous material in the bone of the dinosaur Iguanodon, Connective Tissue Res. 44 Suppl 1:41–6, 2003. 摘要中提到:早期洗脱物与骨钙素抗体发生免疫反应。

4.     Sarfati, J., Bone building: perfect protein, J. Creation 18(1):11–12, 2004.

5.     Schweitzer, M.H. et al, Molecular analyses of dinosaur osteocytes support the presence of endogenous molecules, Bone, 17 October 2012 | doi:10.1016/j.bone.2012.10.010.

6.     Wieland, C., Radiocarbon in dino bon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result censored, creation.com/c14-dinos, 22 January 2013.

7.     Pappas, S., Controversial T. Rex soft tissue find finally explained, livescience.com/41537-t-rex-soft-tissue.html, 26 November 2013.

8.     Nielsen-Marsh, C., Biomolecules in fossil remains: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endurance, The Biochemist 24(3):12–14, June 2002; www.biochemist.org/bio/02403/0012/024030012.pdf.

9.     很多恐龙化石中都有可能发现了软组织20101028 news.nationalgeographic.com/news/2006/02/0221_060221_dino_tissue_2.html.

10.  Catchpoole, D., and Sarfati, J., ‘Schweitzer’s Dangerous Discovery’, creation.com/schweit, 19 July 2006.一个信仰主义者是无视证据,以盲目的信心相信又常常诽谤那些用证据指出基督教信仰的理据的人。

11.  Yeoman, B., Schweitzer’s Dangerous Discovery, Discover 27(4):37–41, 77, April 2006.

12.  Kaye, T.G. et al., Dinosaurian soft tissues interpreted as bacterial biofilms, PLoS ONE 3(7):e2808, 2008 | doi:10.1371/journal.pone.0002808.

13.  Wieland, C., Dinosaur soft tissue and protein—even more confirmation! J. Creation 23(3):10–11, 2009; creation.com/schweit2.

14.  Wieland, C., Doubting doubts about the Squishosaur, creation.com/squishosaur-doubts.

15.  Schweitzer, Ref. 5.

16.  Iron Preserves, Hides Ancient Tissues in Fossilized Remains, NC State University, November 26, 2013, news.ncsu.edu/releases/schweitzer-iron/. Return to text.

17.  这些是外部电子没有配对的分子、化合物和离子,它们化学性质非常活泼。

18.  Pappas. Ref. 7.

19.  她的专业文章是:Schweitzer, M.H. et al., A role for iron and oxygen chemistry in preserving soft tissues, cells and molecules from deep time,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81(1775):20132741, 27 November 2013 | doi: 10.1098/rspb.2013.2741.

20.  Pappas. Ref. 7.

21.  Jerlström, P. and Elliot, B., Letting rotting sharks lie: Further evidence that the Zuiyo-maru carcass was a basking shark, not a plesiosaur, J. Creation 13(2):83–87, 1999; creation.com/plesiosaurs2.

22.  Kaplan, M., DNA has a 521-year half-life [at 13.1°C]: Genetic material can’t be recovered from dinosaurs—but it lasts longer than thought, Nature News, 10 October 2012, doi:10.1038/nature.2012.11555 (Comment on Allentoft et al. Ref. 25).

23.  Iron Preserves, Hides Ancient Tissues in Fossilized Remains, NC State University, November 26, 2013, news.ncsu.edu/releases/schweitzer-iron/

24.  Pappas. Ref. 7.

25.  Allentoft, M.E. et al., The half-life of DNA in bone: measuring decay kinetics in 158 dated fossils, Proc. Royal Society B 279(1748):4724–4733, 7 December 2012 | doi:10.1098/rspb.2012.1745.

26.  Nova Science Now, May 2010, www.cross.tv/21726

27.  Compare Sarfati, J., Origin of life: the polymerization problem, J. Creation 12(3):281–284, 1998; creation.com/polymer.

 

28.  Sarfati, J., DNA and bone cells found in dinosaur bone, J. Creation 27(1):10–12, 2013; creation.com/dino-dna.

 

 

 

 原文见:国际创造论事工 www.creation.com

 

正在加载评论... 之后将刷新评论 00:00.

成为第一个发表评论的人。

发表评论...
字符限制。
或作为访客发布

Please publish modules in offcanvas po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