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豹和它的伙伴

写一条评论

——一群反对进化的迷人生物

本文摘自《创造》杂志中文版第43卷第1期

说起海豹,我们可能会在动物园和水族馆中看到它们快活地游泳、或懒洋洋地趴在岸上。海豹是三类现存的鳍足类动物中的一类。

欢迎扫码关注公众号!
欢迎扫码关注公众号!
seal-pixabay

鳍足类动物属于海洋生物,它们的前后肢都为鳍足,它们是温血动物,用肺呼吸,也会哺乳。“鳍足类(Pinniped)”的这个词来自两个拉丁词,就是pinna(鳍+pedis(脚),意思是它们鱼鳍般的四肢使它们能够在水中轻松灵活地畅游,而且它们带有脂肪层的肥硕身体让它们在比较寒冷的环境中也能够保持温暖。

海洋哺乳动物中超过 1/4 属于鳍足类,它们都是食肉动物,分为三科,现存共有 33 种。

1. 海豹在鳍足类动物中数量最多,较薄的防水皮肤让它们能在水中轻松遨游。

2. 海狮长着更多的海兽脂。这是厚厚的一层脂肪,有助于保持体温。它与体型较小但皮肤较厚的海狗(图 1)都属于海狗科。它们也被称为“有耳海豹”,因为它们有明显的外耳。

3. 海象(Odobenus rosmarus)在所有鳍足类动物中是最独特的,因为它们是唯一长有獠牙的鳍足类动物,这对獠牙是从上颚长出巨大的犬齿(图 2)。海象是最大的鳍足类动物,也是海象科中唯一现存的物种。1

 

fur-seal
图 1. 海狗

捕食和活动习性

鳍足类动物吃各种各样的海洋动物,包括鱼、虾、鱿鱼和螃蟹。有一些海豹得力于头骨结构,能吃带硬壳的生物,例如蛤蜊等。

在水中的时候,海狮和海狗用其前肢来划水,用后肢作为舵来控制方向;在陆地上移动,它们要四肢并用。

海豹在水中的时候,用其后肢来推动身体前进,用前肢来控制方向;在陆地上,海豹靠上下摆动身体移动。

海象在水中用其后肢推动身体前进,在陆地上则像海狮和海狗那样移动。

许多进化论者认为这三种生物是从一个祖先群体中分开进化而来的,但是他们难以解释它们之间的运动方式为什么如此不同。


挪亚方舟上有鳍足动物吗?

Kristina Pejcic on Unsplash海狮Pascal Halder ©123RF.com海象

创世记 7 章 22 节(强调)说:“凡在旱地上、鼻孔有气息的生灵都死了”,鳍足类属于半水生动物,通常不被视为“旱地”生物。因此鳍足类动物很可能与其他海洋动物一样,没有上方舟,但在洪水中幸存了下来。这意味着,鳍足类与许多陆地动物不同。陆地动物是从方舟上的一对祖先分化而来的,但鳍足类物种可能是从创造周开始繁衍分化形成的。尽管如此,按照分化的模式来推测,在创造周的第 6 天可能就有多种鳍足类动物了。2


鳍足类不是进化而来的

至今大约有 13000 个鳍足类动物的化石已被确认了,但进化论科学家仍然不能确定鳍足类动物所谓的祖先是什么。有一种观点称,海豹是从北美大西洋沿岸的浣熊和黄鼠狼等动物进化而来的;而海狮、海狗和海象则是从北太平洋沿岸的熊进化而来的。3还有一些进化论者说,根据它们的基因,鳍足类动物都来自一个共同的祖先群体。

但是,他们都声称鳍足类动物最初均来自于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照这一说,它们在逐渐适应海洋生活的过程中,身体结构和生理功能都必须彻底转变。照进化论的说法,海牛类(包括海牛、儒艮)是最先从陆地哺乳动物转变成海洋动物的,然后是鲸类(鲸鱼、海豚、鼠海豚),而鳍足类是最后转变的一群。但是陆地动物进化到“返回大海”的说法非常不合常理,比连续很多次中彩票大奖更加不合理。但是,进化论者依然设想这种“返回大海”的进化现象在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身上发生了超过15 次。

 

海豹的化石

walrus-upper-jaw
图2. 海象的上颚骨(从下方看)

进化树描绘了海豹和非鳍足类动物(译注:即它们所谓的进化祖先)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南卡罗来纳州的查尔斯顿附近发现了“渐新世海豹”化石,据称它已经有2800万年的历史,根据进化论的说法,它是最古老的海豹。但连进化论者也同意它属于海豹科的一员,而不是海豹的祖先。科学家在发现它的同一地层中还发现了其他完全成型的海洋动物化石,科学家认为这个“渐新世海豹”很可能会游泳。4根据这些动物的骨骼结构,根本没有清晰的证据支持海豹是从陆地动物进化而来的。

科学家还发现了卡瓦斯海豹(Kawas benegasorum)化石肠道内的食物残留。一般肠道的消化酶和酸能迅速分解食物,表明此化石肯定是迅速形成的,在其肠道内的食物被分解之前就石化了。与挪亚洪水期间动物被富含矿物质的沉积物快速掩埋的情况是一致的。

Kevin Guertin CC BY-SA 2.0 via Wikipediapuijila-fossil

一些海象的化石有不同的大小,还有些海象品种没有獠牙。一些已灭绝的海象除了有上颚的獠牙外,还有一组下颚生出的长牙。5这是海象类动物内部多样性的证据,而不是一类生物进化成另一类的证据。

最重要的是,至今仍没有发现有说服力的过渡物种化石来证明海豹是从非鳍足类动物进化而来的。进化论者宣称 2009年6月发现的“达氏海幼兽 ”化石(图 3)是过渡物种,但这种动物化石的长度与水獭差不多:它有三角形的牙齿,和水獭的牙齿一样,不像海豹的钉状牙齿;它也有四条腿和一条长尾巴,与水獭一样,而海豹只有很短的尾巴。它显然就是水獭类的一员,而不属于鳍足类。

除了一些一厢情愿的想象之外,根本没有化石证据表明非鳍足类动物慢慢转变为海豹。僧海豹(Monachus)与其他几种海豹类型都被认为是“活化石”,因为它们与化石的形态非常相似。7 

© William D Boehmseals-on-rocks


鳍足类动物具有独特的特征

与所有其他食肉动物相比,鳍足类动物具有独特的头骨特征。它们的牙齿排列成较短的一排,而且形状相同,被称为“同型牙”。8 它们不咀嚼食物,会整条吞下较小的鱼,对于较大的猎物,它们就会用牙齿撕下碎块后再吞;吃贝类时则会咬碎了再吞。而且鳍足类动物眼睛的晶状体形状与我们的不同,它们的眼睛特别适合于半水生的生活方式(参见下一页中的“海豹与人类在空气中和水中的视觉比较”)。


海豹是如何进入内陆水域的?

海豹只生活在沿海地区,而不会爬向内陆地区。有趣的是,有两种海豹生活在内陆水域。里海海豹(Pusa caspica)生活在西亚的里海(咸水)。贝加尔海豹(sibirica)生活在俄罗斯的贝加尔湖中,这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这两个水域距离海豹通常的栖息地——大洋沿岸很远。

‘N3kt0n’CC BY-SA 3.0 via Wikipedia僧海豹

一位科学家推测说:整个亚洲地区可能曾经存在“一个湖泊相互连接的大型湖泊系统”,里海和贝加尔湖也在其中。9 大洪水后的中亚地区可能曾经存在大型的内陆湖泊,之后就逐渐干涸了,就像其他大陆也有这类古代湖泊。例如,非洲中部的乍得古湖和美国犹他州的大盐湖的面积都在不断缩小。

贝加尔海豹可能与生活在北冰洋的环斑海豹有密切的关系。它们有相似的头骨,患有相似的寄生虫,都会为它们的幼崽建造雪窝。这表明,可能在贝加尔湖一带冰雪较多的时期,北冰洋的海豹向南迁徙到贝加尔湖成为贝加尔海豹,这最有可能发生在大洪水后的(局部)冰河时期(图 4)。里海海豹也可能来自于较冷的北部水域,可能是北冰洋或者是近一点的波罗的海。而里海海豹赖以生存的一种鱼类和一种甲壳类动物均来自于北冰洋,而不是波罗的海。一些研究人员认为,里海海豹及其爱吃的鱼类和甲壳类很可能都是一起由北冰洋迁徙至此。10,11 其北部的湖泊可能被西西伯利亚的冰盖堵塞并蓄水,导致这些动物群进入伏尔加河,然后通过河流来到里海。有趣的是,在乌拉尔山脉的南部发现了里海海豹的化石,而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波罗的海盆地的不同地方都发现了环斑海豹的化石。7

ice-caps-during-ice-age
图 4. 冰河时期冰盖的范围(浅蓝色的区域),那时冰盖可能几乎延伸到贝加尔湖和里海, 图中的“+”代表贝加尔湖,“×”代表里海。


结论

海豹、海狮和海象都是迷人的生物。上帝特别地设计了它们适应生活在海洋环境中。

所有的鳍足类动物很可能是在方舟外的洪水中幸存下来的,并在沿海地区露出水面后再次散布全球。海豹很可能在大洪水后的冰河时期迁徙到中亚内陆深处的水域。

没有证据表明鳍足类动物是从非鳍足类动物进化而来的;相反,大自然的证据都支持圣经,而反对进化论的“信仰”。也就是说,鳍足类动物的变化只是在上帝最初所创造的“各从其类”的“类”的范围之内(而并没有从一类变为另外一类,创世记 1:24)。

 

海豹与人类在空气中和水中的视觉比较

此示意图显示了在空气中的人类视觉,光线是如何通过两次折射而在视网膜上形成图像的。

在海豹和人类的视觉中,光线从空气中先穿过眼睛前部的角膜,发生第一次折射,然后穿过晶状体时会进一步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例如空气)进入另一种介质(例如眼睛的角膜)时,折射的角度取决于两种介质“折射率(RI)”的差异程度(两者的折射率越大,折射的角度越大)。

sea-eye-diagram

因为空气与角膜之间的折射率比水与角膜之间的折射率高 30% 以上,所以当人类在水下看物体时,光线在角膜上的折射程度要小得多,所以图像会“聚焦”在视网膜后面的一个点上。这种“远视”现象让我们在水中的视觉会非常模糊。因此我们就需要戴潜水眼镜来用空气包围我们的眼睛,以克服这个问题。

而海豹的晶状体比人类的晶状体更接近球形,能更强地弯曲光线。因此,海豹在水下时,物体的图像就会聚焦在视网膜上。然而,它们在空气中看物体时,光线被更大地弯曲,这意味着图像聚焦于视网膜前,导致其视觉模糊。为了弥补这种“近视”的情况,海豹的瞳孔能缩小成非常小的狭缝。这就像我们通过针孔观察物体:图像会保持清晰,因为这让物体上的点与视网膜图像上的点能一一对应。 

水下的光线较少,尤其是在深水处。因此,善于深潜的北象海豹(Mirounga angustirostris)的瞳孔能放大 400 倍以吸收更多光线。而且海豹视网膜中的视杆细胞的比例比人类的更高。视杆细胞能检测到微弱的光(这与感知颜色但需要更强光线的视锥细胞不同)。更高比例的视杆细胞对海豹在水下的视觉很重要,因为那里光线通常较弱。

  

【扩展阅读】

● 设计奇妙、适应高温的“沙漠三剑客”

● 猫头鹰:夜空中的猎手

● 雄伟的大猩猩

● 奇妙的投弹甲虫

● 不可思议的蝙蝠世界

● 海鳃——“极限”活化石宣扬“各从其类”

● 列文虎克——发现细菌的人反驳自然发生说

● 最大的恐龙蛋——它们到底有多大?

● 并不久远的物种起源:新的DNA研究成果挑战进化

● 生物书没有告诉你一个有关始祖鸟的重大秘密!

 关于羽毛的异想天开——所谓的“原始羽毛”在仔细研究之下原形毕露

  


参考文献和注释

1. Berta, A. et al.,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ary biology of pinnipeds: Seals,Sea Lions, and Walruses, Annu. Rev. Earth Planet. Sci. 46:203–28, 2018.

2. Wood, T.C., Animal and plant baramins,in Center for Origins Research Issues in Creation, no. 3, Wipf and Stock Publishers, Eugene, Oregon, pp. 24–27, 2008.

3. Arnason, U. et al., Pinniped phylogeny and a new hypothesis for their origin and dispersal, Mol. Phylogenet. Evol.41(2):345–54, 2006.

4. Koretsky, I., Paleontology of the Late Oligocene Ashley and Chandler Bridge Formations of South Carolina, 1:Paleogene pinniped remains; The oldest known seal (Carnivora: Phocidae),Smithsonian Contrib.Paleobiol.93:179–183, 2002.

5. Kohno, N. and Tomida, Y., Summary of the fossil record of pinnipeds of Japan, and comparisons with that from the eastern North Pacifi c, Island Arc. 3:361–372, 1995.

6. Batten, D., Another major ‘link’ fails, Creation 35(1):51–53, 2013; creation.com/puijila.

7. Weston, P., Spectacular, surprising seals, Creation 22(4):28–32, 2000; creation.com/surprising-seals.

8. Jones, K.E. et al., Impact of the terrestrial-aquatic transition on disparity and rates of evolution in the carnivoran skull, BMC Evol Biol. 15:8, 2015.

9. Chapski, K.K., Contribution to the problem of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spian and Baikal seals, Trudy Zoologicheskovo Instituta Akademiya Nauk SSSR (Proceedings of the Zoological Institute, USSR Academy of Sciences) 47:200–216, 1955.

10. McLaren, I.A., On the origin of the Caspian and Baikal seals and the paleoclimatological implications,American J. Science 258:47–65, 1960.

11. Palo, J.U. and Väinölä, R., The enigma of the landlocked Baikal and Caspian seals addressed through phylogeny of phocine mitochondrial sequences, Biol. J. Linnean Soc. 88:61–72, 2006.

 

本文原英文链接见:https://creation.com/pinnipeds.

 
正在加载评论... 之后将刷新评论 00:00.

成为第一个发表评论的人。

发表评论...
字符限制。
或作为访客发布

Please publish modules in offcanvas po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