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创造》杂志中文版第43卷第1期
60多枚保存完好的脚印化石显示,三只蜥脚类恐龙(俗称“雷龙”)在水中用前脚“行走”! 1
发现这些脚印的地点是德州的一处石灰岩采石场,位于咖啡谷的格伦罗斯地层(Glen Rose Formation)。这些脚印由三道平行的脚印组成,都向着同一个方向走。
这些脚印都很浅,只有几厘米深。而且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恐龙只在地层中留下了前脚的印痕,没有任何后脚的痕迹。外侧的两道足迹的每个脚印达70厘米宽,比中间的一道脚印大 25 ~ 35%,而中间的脚印同样很浅。
研究小组对这些奇怪的脚印进行了讨论,1他们认为该沉积层被恐龙印上脚印时应该是在水下。在这个沉积层之上的沉积层中也有不少脚印,而且还有水波纹的痕迹化石,这些脚印和水波痕迹肯定是在消失前,就被上层的沉积物掩埋才能保存下来。
两种解释
研究人员对只留下前脚的恐龙足迹提出了两种解释。第一种是这些恐龙的重心更靠近其身体的前半部分,导致前脚对沉积物施加了更大的压力,而留下脚印;而后脚承重较轻,就没有留下脚印。这就好像著名的二战超级海上喷火战斗机,它的重型发动机、武器和主起落架都安装在机身的前部,后面的轻型起落架只承受着很小的重量。
然而,留下脚印的蜥脚类恐龙,体长“可能达到25米或更长,体重从15吨至78 吨”。2有着这般体型和重量的恐龙身体后半部的体重也不会轻。而且这个解释还有另一个主要的缺陷:“在格伦罗斯地层,目前已知的其他蜥脚类恐龙的前脚印并不会比后脚印更深,无论其印痕是深还是浅。”3
而第二种解释更为合理:恐龙在齐肩的水中涉水。它们用前脚“划行”,前脚刚触到水底的沉积层时,在其上留下了浅浅的脚印。之前有许多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某些蜥脚类恐龙的重心与其浮力中心的位置差异会导致涉水而行的恐龙前脚触碰水底时,后肢及臀部会被浮起。这个姿势的蜥脚类恐龙能在水的浮力下划行……这或许是只有其前脚留下浅浅脚印的原因。”4换句话说,蜥脚类恐龙在足够深3的水中尝试前行时,其身体构造迫使它们在水中仅前脚着地。
最好的解释
这些脚印非常符合恐龙在 4500 年前的挪亚大洪水期间逃生的情形。中间较小的恐龙正努力够着水底的同时将头伸出水面。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它的脚印更模糊。前脚脚印形成不久后,很快就被另一层沉积物覆盖,把恐龙在水中逃命的情景保留了下来。紧接着,又一层沉积物覆盖在其上。
【扩展阅读】
● 唤醒真实的历史
● 恐龙到底有多大?
参考文献和注释
1. Farlow, J.O. and 8 others, Thunder lizard handstands: Manus-only sauropod trackways from the Glen Rose Formation (Lower
Cretaceous, Kendall County, Texas), Ichnos 27(21):167–199, 2020; published online 13 Dec 2019.
2. Barras, C., Giant dinosaurs may have crossed water using just front feet, New Scientist, 1 Feb 2020, p. 16.
3. Ref.1, p. 22.
4. Ref.1, p. 28.